观莲琵琶墁

(2024年07月1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庆德/文 王世玉/图
  寺头镇石佛寺之南山,形似琵琶,大石墁岗,故名琵琶墁。其石多卧,姿态各异,如龙降凤栖,似象驻虎伏。亦有近字之形、如福如寿者。而石石相属,累累迁延,俯视如踞如盘,遥看似断犹连,巍巍乎,堪为奇观。
  而尤奇者,巨石之隙有水,且四季不涸。试植莲。年余,傍石而生,袅袅然于碧水中。时至仲夏,花缤纷,叶田田,迎风摇曳,如颦如笑,姹紫嫣红,清香流韵,蜂吟蝶舞,观者莫不流连。
  人之爱莲,由来甚久。《诗经》即已有言:“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濂溪先生《爱莲说》出,养莲咏莲渐成风气。莲亦不负人,艳而不妖,堪为淑者;不依不傍,可比君子;貌柔而质刚,适于泽塘,亦能立于山岗。其根为佳肴,节入方药,花叶入画,周身利于人而无所私。莲之爱,当乎众矣。
  读石观莲,又闲步墁上。山径曲折,杂花生于道侧;梯田层叠,黄菊绽于堰边。桂树青碧,只待仲秋芬芳;牡丹茁壮,花开即可称王。片片香椿,长柄阔叶,风舞婆娑;株株柿树,老干如铁,秋尽霜降,自是树树红灯万盏,叶叶艳如春花。时闻鸟鸣于树,虫啼于草,啾啾唧唧,断而复续。老翁树下讲古,童稚山间雀跃。游于此,自感大自然之曼妙,诸生灵之谐合焉。
  辛丑立秋后一日,应邀登临一观,虽非名山大川,却引人入胜,何以如此?因天然而施妙手,成石奇、花奇、树亦奇使然。
  撰罢短文,兴犹未尽,涂七古一首,以寄余兴。
  莲生池塘寻常见,谁闻幽然绽山巅。
  石佛寺畔琵琶墁,蜻蜓乱点小荷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