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璐
当今时代,各地的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意冰箱贴、Q版越王剑、联名化妆品、考古玩具套盒,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一时间,“万物皆可文创”之风盛行。其中,很多文创产品成功“出圈”,带动了一轮轮消费热潮,成为游客不远千里奔赴的理由;也有部分文创产品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汹涌的市场浪潮里。
文创产品,要有吸引消费者的“高颜值”。故宫文创出品的纸胶带、口红套盒,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典之美。高颜值的背后,更蕴含着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是造就了曾经风靡一时的销量传奇。除了传统的古典美,现代“丑萌”风也不失为一种可爱。甘肃博物馆马踏飞燕毛绒玩具,销魂的姿势、露出的牙花子,再加上脚底惊出表情包的飞燕,让霸气的马踏飞燕完完全全成了呆萌玩偶,但丝毫不妨碍它成为新晋文创“顶流”。
文创产品,要充当传统文化的“推介官”。文创一定是始于“文”,终于“文”,文化是文创产品的灵魂。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趣味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盲盒的外观仿照考古现场的土块,打开盲盒需要用“考古工具”小心翼翼地挖掘,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让人们仿佛置身于考古现场,而盲盒中随机出现的文物仿制品,如青铜器、陶瓷器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让人们了解到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创产品,应该是文化的载体,能够传递出历史的厚重、艺术的精湛和人文的关怀。
文创产品,要注重表达方式的创新并融入生活。景区里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的纪念品已不被人们喜爱,失去创新就等于失去了商机。文创产品要融入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前有“文创界癫王”甘肃省博物馆带头,直播卖毛绒“天水麻辣烫”,后有山西本地的文创品牌当街“无实物表演”削面,都将美食文化与文创产品二者融合;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与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被做成了短短胖胖、手感软乎的毛绒玩偶,满足了历史迷的武侠梦,收获了大批人气……
如何在多元应用场景中对文化创新表达具象化,才是文创产品的“破圈”密码。文创产品既要颜值更要内涵,只有将外观设计与内在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让文化和文物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才能吸引更多人去了解其内核,感受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