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千
吴树棠,字召坡,号内园,自称焦山居士,今临朐县东城街道刘家焦窦村人,1866年2月生。其祖父吴志,字士先,业商。吴志子三:长子方春,次子瑞芝,三子瑞兰。方春,字韶廷,出嗣于堂伯父佑邦,佑邦早逝,方春侍伯母为亲生母亲,以种地养蚕为生,家境贫寒。方春曾被勅封文林郎,寿享74岁。方春子三:长子树棠,次子树柏,三子树桐。
树棠自幼家贫,而朝夕孜孜,手不释卷耕读不辍。光绪28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遂以附生名分赴济南府乡试。敝衣旧袍,身负行囊,徒步五日方至,期间得遇同年王寿彭。
应试毕,树棠仍归家耕作农桑,及至县役来报中举喜讯,家人方觉无钱付赏。乡绅先有闻得中举喜讯者,纷至沓来,赠助银两。更有财主丁甫,派人运石,欲资助盖门楼立旗杆。
翌年春,府州来函,即赴平度任县区官,掌司法职权。然棠为人忠厚平实,行有儒学之风,少言语而不谙吏事,在职两年余,被罢官去职,遂灰意仕进,回乡从教,1907年被聘任为临朐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教员。后经王寿彭举荐,得任德州曹州学校教授。
年老返乡,于1922年在吴家焦窦观音堂建国民学校。他治学严谨,弟子遍及附近村庄。1928年腊月,卒于家中,终年63岁。他“杂著颇多惜卒后散佚致不传”(引自《临朐续志》)。现在能见到的有光绪《临朐乡土志》记载的其为长沟村赵煦堂写的寿词,1928年刊登在《反日运动》专刊上的《济南惨案感言》,另有他撰文并亲自手写的《吴氏族谱序》,现被后人保存。对其光绪《临朐乡土志》和《临朐续志》儒林篇都有介绍。
1928年5月3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吴树棠得知后,义愤填膺,愤笔写下了论评《济南惨案感言》,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行径的愤慨,鼓舞中国军民扬我国威,呼吁广大民众尽快拿起武器雪我耻恨,此文刊登在1928年《反日运动专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