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勋
乡下弟弟来城里玩,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带点东西过来?譬如小米、花生油、红薯干,或者苹果什么的。我说,这些都不要,你去咱家菜园子里给我挖半袋子土,拿过来养花。
城市周边也不缺土,但我总觉得,家乡的土最肥沃,养花最好。
有一年,我把从家乡带过来的半塑料袋土,放到一个花盆里,用喷壶洒了点水,什么也不栽,过了些日子,竟长出了青草和马齿苋,且像在家乡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恣肆地生长,很快,茂盛葱茏、葳蕤一片了。
家乡的泥土里,蕴藏着许多生命的种子,只要有阳光抚摸、雨露滋润,就会破土而出,成长成一片盎然绿色。
握一把家乡的泥土在手心里,有一丝温润的凉,有一缕甜滋滋的香,放于鼻翼下嗅,那种美好的感觉,让你回到童年,回到天真烂漫的旧时光。
小时候,常去菜园子里挖泥土,拿到房门前的石板台上,用水和泥,像揉面一样揉来揉去,直揉得有了筋骨,有了泥土的灵魂,然后做成瓦盆状,喊:“透明不透明?”小伙伴们齐答:“胭脂红!”胭脂红就是响声精彩漂亮。
“叭”一声摔下去,泥瓦盆中间开了个洞,圆溜溜地张开着,像打开的瓶子嘴,小伙伴们拍手叫好,成功了胜利了,这一声响就是胜利的号角。
童年没有游戏,一直玩着泥巴长大,长大后还一直珍藏着这份回忆。
大哥闯关东的时候,什么也不带,除了几件衣服,还有满满一书包家乡的泥土。父亲说,如果到那边水土不服,又吐又拉,就用家乡的泥土烧水喝,一喝一个准,水到病除。
不知道大哥喝没喝这种水,只知道他把从家乡带过去的泥土放到一个大花盆里,逢年过节,拜一拜泥土。人都是泥土养育的,即使城里人,也始终离不开泥土。
大哥说,人对泥土都有一颗敬畏之心,尤其家乡的泥土。无论走到哪里,根还在故乡,是故乡那片热土,给了你生命,给了你灵魂。
我对家乡的那片泥土情有独钟,每次回去,我都坐到地堑上,与它亲近、与它交流,泥土深处的血脉,正全心全意地滋养着庄稼、菜蔬,以及无关紧要的小草。
抓一把泥土,犹如跟老朋友握手,多少岁月流过,泥土依然深藏着童年的影子。
很想再和一块泥,打一个“胭脂红”,但童年玩伴不知何去处,耳畔犹有柳笛声。
家乡的一抔泥土,不只留存着童年的记忆,更有耄耋老人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