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设备开放共享

——看国家级质检中心如何助推临朐铝业升级

(2025年09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周晓晴
  9月17日,临朐汇金铝业有限公司接到一个来自甘肃的特殊订单——客户不仅要求尽快发货,且产品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合同要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带着样品走进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三个小时后,就拿到了一份权威检测报告。“检测人员中午加班检测,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办公室主任赵永强说,拿到报告他们心里也有了底,生产线随即全速运转。
  这座国家级质检中心,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服务,已然成为临朐铝型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心通过标准制定引领和设备开放共享双轮驱动,为当地产业集群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标准化是产业创新的“风向标”。面对伟盛铝业、广华铝材等龙头企业虽然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却受限于标准化人才短缺的困境,中心充分发挥标准制定领域的引领优势,携手企业共同推进先进技术标准化进程。2022年以来,先后主导制定团体标准2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修订国家标准1项,今年6月,《超低能耗建筑用防火门》团体标准的正式发布实施,不仅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更为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不少铝型材企业来说,尽管有质检部门,但受限于检测设备、技术和人员水平,仅能开展外观、尺寸等简单测试项目,与国家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潍坊广华铝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赵文龙坦言,随着铝型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标准要求也日益严苛。得益于与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深度合作,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及时优化生产工艺,全面升级全流程生产标准。如今,这家老牌企业工业型材占比已达40%,产品远销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
  从“卖产品”到“定标准”的跨越,生动诠释了临朐以标准化战略为抓手,助推当地铝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坚定步伐。
  在高端轻量化铝合金研发领域,中心配置的70余台高精尖仪器设备,包括热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等,成为企业技术突破的“关键利器”。汇金铝业就曾受益于此:2023年下半年,企业在承接工业铝型材订单时遭遇材料拉伸强度不达标的难题,中心专家团队携先进设备上门服务,通过精密检测分析,指导企业调整成分和工艺,最终助力企业如期交付合格产品。
  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开放共享设备2000余小时,为企业节约研发成本500余万元。不仅如此,中心还通过创新券政策推广、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务实举措,加快科技惠企政策落地:创新券政策惠及企业从5家增至59家,返还金额增长近10倍;与四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组织三届技术交流会,累计邀请60余位专家入企指导;与国一铝材合作的绿色铝合金处理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验收,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临朐县铝型材质检中心党总支委员、办公室主任于淑斌表示,中心将持续深耕铝型材标准制定和技术攻关,以专业化服务和创新精神,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