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2025年09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倩怡

  阅读提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敬终如始,把意识形态工作抓紧抓牢,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党性与人民性、立与破、重点与全面、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讲党性,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增强党的意识。另一方面,必须讲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
  坚持立和破相统一。所谓“立”,就是举旗帜。所谓“破”,就是破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使之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自觉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分析研判社会思潮动态,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只“立”不“破”,“立”的地基不牢,建设性失去基础;只“破”不“立”,“破”的目的不明,批判性失去意义;立破并举,以“立”促“破”,以“破”护“立”,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互促进,最终以“破”的彻底来促进“立”的坚实,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统一。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同时,青年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散地,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此外,要在把牢正确方向、加强思想武装、推动手段创新、严格责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守正夯基础、承历史、重联系,创新把关键、谋未来、求发展,分别反映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又是内在统一的。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明确的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不竭的活力源泉。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特别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多维创新、多点突破,在更广范围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念、手段和对象,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新应新、以变应变,树立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规律,主动深入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提高管网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单位: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