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隋炜凤 文/图
今年61岁的孙淑章,退休后住在诸城市百尺河镇大仁和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剧本创作,走遍了潍坊的红色文化基地,为赞美潍坊书写潍坊,为潍坊红色文化树碑立传,充分展现了一个基层作家的责任与梦想。
笔耕不辍醉心创作
孙淑章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了36个春秋,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凭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诸城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2010年孙淑章开始文学创作,曾经多次在《北方文学》发表诗歌、散文,在《今古传奇》发表民间故事。2013年,在诸城市文联组织的大型征文活动中,孙淑章创作的小说《仁和四才子》获得三等奖。2019年,孙淑章参加了诸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炫艺龙城”大赛,他不仅是评委,而且创作了两个快书节目、一部茂腔剧本。自此,孙淑章在诸城文学界崭露头角。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淑章到一个社区挖掘红色文化,听到了许多感人泪下的故事,特别是障日山抗日保卫战,让他触动颇深。孙淑章便开始调研,查阅史料,并三次到障日山考察,找到知道内情的老人咨询,反复模拟当时情形。积累了大量素材后,又经过沉淀、提炼,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长篇谍战小说《毒蘑菇》初稿。后来又用了一年时间三易其稿才最后定稿。长篇谍战小说《毒蘑菇》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中获得三等奖。
涉猎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深入,孙淑章又涉猎影视剧创作领域。为写好潍县集中营的故事,孙淑章多次从诸城到潍县集中营旧址,有时一去就住好几天,调查集中营周围的情况,同时到与潍县集中营有关的重点区域,与淳朴的当地人以及相关学者深入交谈获得相关资料,最终写成了长篇小说《潍县集中营》,并把它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近年来,他还创作了反映改革开放的《缘来缘往》,以及爱心养老的电影剧本《桃花红了》。孙淑章利用闲暇时间,走村串户,搜集第一手资料,书写了很多歌颂党、颂扬人民的长篇小说和电影电视作品,被人们誉为“赤脚作家”。
孙淑章在创作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别人。诸城市百尺河镇写作爱好者台顺基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笔耕不辍,不仅创作了1200多个民间故事,写了6部戏剧,还创作了几十个东路大鼓唱词,由于年事已高,不会用电脑录入文字,孙淑章就无偿帮老先生录入文字,并且为其校稿。
孙淑章对记者说,他要在有生之年创作出版10部长篇小说,10部影视剧、电视剧剧本。目前,孙淑章正准备创作一部反映诸城市革命发展历程史诗性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