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深入基层解决难题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11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郑林)每天,潍坊市锦皓富华农业有限公司电商直播间都会准时开播,主播们热情地向网友推介花卉,讲解养护知识。在公司云仓内,刚刚从直播间内售出的蝴蝶兰、北美冬青被迅速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像这样的场景,遍布青州花卉电商产业带,每年拉动电商交易额40多亿元,是青州市加快电商发展、解决花卉销售难题的缩影。
  今年以来,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136个花卉专业村、315家花企、620家花卉电商中开展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提升服务效能,着力促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列出问题清单,逐项包靠解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对重点花卉企业实行“一对一”包靠,围绕花卉种苗研发、现代花卉流通、花卉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建立问题清单、逐一协调解决。依托产业学院和潍坊职业农民学院积极对接花农、花企人才需求,举办直播电商培训班32场,举办高端人才技术交流会9次,搭建合作桥梁成功引入院士1名、博士4名、硕士13名,吸引1000多名大学生来青创业发展,培育乡土花卉人才120余人。针对花卉企业数量多、单体规模小的特点,推动青州市花卉协会不断壮大,吸纳入会企业350家,定期召开产业研讨会,举办培训班50多次,带动花卉行业抱团发展。
  注入金融活水,创新保险模式,保障产业蓬勃发展。围绕花卉产业链布局金融创新链,出台14项补贴政策,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借花腾飞”,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推出“智慧花海”“花好贷”等,推广“农地经营权+花卉大棚抵押”、花卉摊位权抵押等模式,有效解决花农花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省内率先研发推广花卉保险产品,财政补贴70%,对14种因素造成的花卉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提振种植户信心。
  制定行业标准,突出智慧引领,推动产业迈向国际化。首批潍坊市级地方标准红掌、凤梨等4个《盆花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专家评审;与山东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联合启动《仙客来》国家林草行业标准修订工作;“青州仙客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已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阶段。积极推进花卉设施智慧化提升改造,智慧物联网使用覆盖率增长35%,智能温室面积达到1223万平方米,建成全省首个出入境花卉苗木检疫隔离圃,建设俄罗斯海外仓、花卉输美温室,出口花卉突破500万株。智能温控设施产业全国第一,智能温室建造业占全国市场的62.3%,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温室建设输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