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的光荣使命。校园廉洁文化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国家未来栋梁至关重要。近年来,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有序开展一系列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党风政风清正、师德师风清廉、教风学风清朗的育人环境,多举措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发挥廉洁文化正心修身效能
提升党政干部政德修养
学院构建“清廉学院”建设与思想建设机制相融合、与责任考评机制相衔接、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三大机制,筑牢“清廉学院”建设基础。今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各类廉洁文化宣讲、学习活动十余场次,受众实现全员覆盖;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在党政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上下功夫。同时,以廉政风险点排查和廉政档案动态管理为抓手,推进“清廉党支部”建设;将“清廉学院”建设纳入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责任落实推动任务落实。
在廉洁文化正心修身效能引领下,学院党支部先后获“寿光市五星党支部”“潍坊科技学院202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发挥廉洁文化固本培元效能
厚植教师崇德敬业品质
学院构建起“理论学习筑基、警示教育强基、现场教学固基”三位一体廉洁教育模式。每学期党员教师开展党纪法规专题辅导报告,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教育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警示教育;组织参观陈少敏纪念馆等教育基地。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牢记使命宗旨正本清源,让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同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之间开展谈话提醒,实现廉洁谈话“全覆盖、无死角”;定期排查岗位廉洁风险,强化经常性、常态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在廉洁文化固本培元效能推动下,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驻潍高校“十佳思政课教师”、潍坊市党员育人先锋等荣誉称号。
发挥廉洁文化以德立身效能
筑牢学生廉洁向善根基
学院本学期全力打造廉洁文化宣传长廊,不断推进廉洁文化入书本、入课堂、入头脑,实现全环境育人。通过学习六大纪律、剖析正反案例,引导学生严守纪法规矩、见贤思齐。廉洁文化长廊参观人数达千余人,涵盖全校多个党支部、院系。同时,学院扎实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廉洁文化我来讲”主题演讲、“共沐书香阅见致远”廉洁书籍视频推荐活动,借助党团活动与工会活动举办廉洁文化作品展示大赛,活动辐射带动全校十余个院系、近千人参与,营造了以廉为荣、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
学院不仅重视将廉洁文化主张内化于心,更强调将廉洁文化理念外化于行。学院把学风考风作为廉洁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严格强调学风清正、考风清廉,加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观念在学生中蔓延,降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难度,以制度规范推进廉洁文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第八届山东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活动、山东省社工站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大赛中,学院均获得省级一等奖。
发挥廉洁文化凝心聚力效能
强化学院铸魂育人实效
学院对清廉自守、甘于奉献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挖掘、持续报道,在全院形成群体情感认同,通过发挥榜样力量,全院师生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在廉洁文化凝心聚力效能的施行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科研、团学工作中积累了丰硕成果,包括国家级成果5项、省部级成果40余项。在教学工作中共斩获国家级教学比赛奖项1项、省级奖项6项,建立市厅级精品课程8门;在科研工作中,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思政专项2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11项;在团学工作中,学院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省赛金奖3项,获“挑战杯”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2项,省级金奖5项。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扩大廉洁教育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内容,积极营造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