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通讯员 余 洁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我市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大科普理念,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域科普工作格局。
2023年,市科协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持续加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建设,撬动社会力量,加大科普投入,丰富科普形式,不断激发全民创新创造热情,涵养地方创新生态,全市科普工作的群众认可度、影响力不断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
建立科普阵地体系,科普资源使用效益实现最大化
加快构建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和全域科普资源共享体系,目前,全市享受免费开放补助科技馆2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2家,省级科普专家工作室16个。2021年以来,我市公布市级科普教育基地65家,“双减”特色科普教育基地93家,诸城市、昌乐县被命名表彰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我市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省科普示范工程,2023年,培育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示范有力、辐射面广的省级科普项目21个,市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0个。
持续提升科普阵地服务水平,突出科普项目示范效应,提升科普阵地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科普场馆”评选活动,在全国科普日为10家群众喜爱的场馆授牌,对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了表扬激励。
建立科普人才体系,科普事业主力军不断壮大
加强科普工作,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全市科普传播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不断增加,科普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科普社会氛围。
激发科学兴趣从娃娃抓起,科学的种子茁壮成长,离不开悉心呵护、持续培养。我市成立潍坊市青少年科普专家报告团,科普团团员由驻潍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科技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优秀科技教师等23名专家志愿组成,聘请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院士担任名誉团长。
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科普团走进坊子、诸城、安丘、昌邑等地农村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潍坊市青少年科普专家报告进校园”活动10场次,通过开展科普报告、组织科普活动等方式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助力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持续推动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科普员29余万人,分享传播科普文章340余万人次,分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和第4位,潍坊市科协作为全省唯一地市代表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中国”平台交流活动。
目前我市已注册科技志愿者近2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310个,开展活动3772项,均居全省各地市首位。潍坊市科协科普志愿服务队荣获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昌乐县乔官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被中国科协评为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打造科普品牌体系,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科普需求
推动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体育局等七部门举办第37届潍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举办首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潍坊赛区)暨第21届潍坊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在第37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首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中,我市选手共斩获283项省级奖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在第37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55件参赛作品获奖,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市1件参赛作品获得二等奖,3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市科协邀请省科普专家报告团6位专家,组织开展了2023年青少年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为9600余名师生奉献了26场精彩的科普报告。
潍坊市科协科普志愿服务队重点打造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和“银龄科普 助老服务”活动,着力提升“一老一小”科学素养,积极开展“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银龄科普”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全市各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利用元旦、春节以及“学雷锋纪念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时机,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贴近民生的科普志愿惠民活动,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科普需求,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魔方创新大赛和创新技能纸飞机大赛等创新技能系列活动。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全市消防科普主播评选活动、“童心火焰蓝”少年儿童消防创意作品大赛,不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和水平。
组建科普宣传体系,科普宣传时效性和覆盖面全面提高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开展多样化科普宣传活动,打通了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
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等18个部门共同主办2023年潍坊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持续发挥科普队伍、资源、阵地、平台等作用,着力提升活动质量,实现科普日活动数量规模、质量效益“双丰收”。共组织县市区开展平台上报并审核通过活动7848项,位居山东省第一。
不断提升媒体传播能力,先后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刊发科普专版;联合媒体单位开通科普宣传直通车,开设科普日宣传专题,发布专家谈科普视频栏目,持续打造《科普1分钟》科普短视频,发布云游潍坊科普场馆推介视频11期;开展优秀科普文艺作品征集评选,目前已发布“潍坊市优秀科普文艺作品展播”8期。
市科协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线上观看“与科学家同行”科普报告会、胶东五市海洋科普联盟线上直播课程共30期,参与中小学生达75.5万余人。
市科协始终坚持科普为民惠民,让“科普之光”普照全民,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是面向美好未来播下科学的希望种子,努力实现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蓄积更充足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