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于卿
今年以来,诸城市以开展全域科普为导向,以惠农益民为目标,着力“五个聚焦”,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该市10万名科普信息员、志愿者、镇街区工作人员与市直部门单位“同频共振”,通过组织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小区、进校园”“线上+线下”等形式新颖、内容全面、深接地气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遍及城乡,为推动诸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科普力量。
诸城市擦亮全国科普示范县(市)金字招牌,以高质量科普更好服务发展、造福群众,今年被表彰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聚焦完善机制,夯实科普体系建设
完善领导、推动、保障和表彰机制,诸城市构建起社会化科普大格局。调整充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与科普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将科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持逐年递增。选树20名2023年度“龙城最美优秀科技工作者”予以表彰宣传。
聚焦组织建设,推动科普队伍扩面
健全各级科协组织,优化科协组织结构,诸城市不断壮大基层科普队伍。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和一线延伸,健全该镇街科协组织、发展社区科协组织,目前全市10处涉农镇均建有科协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智惠行动”,建立城乡信息员组织机构213个,至11月底完成注册6.99万人。该市组建起278支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科普志愿者4.1万名,广泛传播优质科普资源。2023年7月,诸城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智慧科协平台入驻优秀组织单位”,是山东省唯一上榜的县级科协。
聚焦品牌建设,提升科普阵地质效
诸城市打造“龙博士科普”品牌,汇总基层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常态化做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充分整合各方现有资源,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普阵地,实现基层联动一体化共建共享。建成潍坊市唯一的科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赋予中国暴龙馆、龙立方、诸城中国角龙馆等文化旅游资源科普教育功能,累计投入3500万元财政资金购买科普服务7.5万人次,实现“群众科普政府买单”。联合农业部门,依托科普教育基地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0余期、8万余人次。诸城市科协连续第5年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9项活动入选全国、省、潍坊优秀活动。
聚焦助力“双减”,做好青少年科普加法
诸城市强化阵地建设、品牌活动、赛事引领,拓展了科教平台,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提升了创新能力。整合提升禁毒科普馆、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功能,探索“科普+文旅”模式,做好助力“双减”科普加法。202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科学院8位院士走进诸城作科普报告10余场次,面对面弘扬科学家精神、零距离传播科学知识。在科普活动品牌化、科普专家高端化的同时,开展了机器人科技竞赛、科普创作大赛。近年来,诸城市400余名中小学生在全省、全国竞赛中获奖。
聚焦创新融合,放大科普共振效应
诸城市抓牢部门联合,抓实媒体融合,聚力同频共振和探索创新。发挥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完善科普工作全链条建设,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多部门联合常态化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开展“科普公益进集市”等活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营造浓厚科普氛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动科技志愿服务走深走实”案例入选全省科协系统“典型好案例”,潍坊县市区科协仅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