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郭栋 高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近年来,潍坊峡山第二中学坚持党建引领,循规律、抓队伍、促创新、提质量,以《峡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文化建设、课程研究、课堂创新,有力激发学校育人潜能,构建起全环境育人新局面,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书写铸魂育人新篇章。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潍坊峡山第二中学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系列化“党建+”工程,创建了“党组织五带领,团组织四主动”的“五四”工作法,让党建工作浸润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位楷模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学校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先锋示范、表率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主题党日、学习讨论、教师沙龙等活动带领全体教师深入课程课标研究,利用“党员先锋课”“党员示范课”等,提升学校课程育人效果。开展带头上好公开课、带头抓好教研组、带头管理好班级、带头帮扶学生“四带”活动;坚持以党建带动团建,通过元旦汇演、升旗仪式、主题演讲比赛、成人礼、团干部讲团课等活动,引领培根铸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为立德树人举旗定向。
加强文化建设,开启内涵发展新征程。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蓬勃的精神和永恒的力量。潍坊峡山第二中学深度挖掘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强化学校品牌化、特色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内涵。该校以学校三年规划为指导,立足峡山区位优势,提升文化育人内涵,打造学校“山水”文化,建构“阅山水,见未来”课程体系,同时建设孔子文化广场、统一规划班级文化布局,做到课堂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多管齐下。
一所好学校,不仅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更要尊重不同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得以全面发展,绽放精彩。学校致力于“发现每一个、尊重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加强文化浸润,有效融通学校各类资源、文化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同时有效利用“峡山二中”公众号、“潍坊峡山第二中学”抖音号、“峡山二中1959”视频号等构建校园宣传矩阵,多平台联动宣传学校师生风貌,凸显办学特色,增强辨识度与区分度,打造学校“阅山水,见未来”的教育品牌。
深化课程研究,构建特色育人新局面。为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潍坊峡山第二中学牵住教师发展这个“牛鼻子”,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探索大单元教学有效路径。健全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办法》《教职工综合评价考核办法》,突出教研创新和教学实绩,建立“阶梯式”教师培养体系,开展青年教师业务学习、中年教师二次成长、卓越教师经验传播,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以点带面助力教师发展。以活动促研究、以活动促发展,围绕教材通研、课标解读、资源库搭建等活动,引导教师们聚焦新课标育人导向、素养导向、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评价等的研究。
强化学校课程一体化设计,加强劳动教育,组建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团队,分学段制定劳动清单,开设“餐厅帮厨”“我是园艺师”等职业体验课程,“今周我当家”家庭劳动课程,“爱满峡山”社区服务课程,探索“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系统合作机制,构建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真正把劳动教育规划好、建设好、实施好;立足学生基础、兴趣、需要与差异,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科技等四大类社团,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
聚焦课堂创新,实现品质育人新突破。学校紧抓课堂这一育人主阵地,制定“346”课堂要求和相关制度,打造“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加强学科教研组配置,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个性化需求,引领学生走向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校-学科组-级部”三级巡课制度,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开展“人人课堂”“学科精品课”“教学能手”等课堂打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对标国家优质课水准,展示自己的课堂实践,强化课堂育人实效。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恰逢时。学校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卓越的行动中奋进,在高质量的办学中深耕,精管理、提质量、创品牌,切实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