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祥国
2023年12月31日,东风桥正式通车。一项备受瞩目的民生工程竣工,一座承载了潍坊几代人记忆的新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正式落成。我同大家一样,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第一时间来这里“打卡”。
远远望去,便见一座灰白主色调的梁拱组合桥横跨在潍坊的母亲河白浪河上,连接东风街,四座二十多米高的景观桥塔矗立在桥的南北两侧,桥塔顶部的景观圆球清晰可见,呈悬链线造型的悬索连接着桥塔、栏杆和桥梁,颇具现代气息。张镜远先生题写的“东风桥”三个大字浑厚凝重,熠熠生辉。整座东风桥沉浸在朝阳的光辉中,如刚刚揭去面纱的新娘,静谧迷人。
刚上桥,就有一种现代、壮观、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崭新的沥青路面上白色的标示线格外醒目,宽宽的人行道铺装采用芝麻黑和芝麻灰交替的图案,现代感十足,桥上已是车来车往,人流涌动,川流不息。人们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冬天的寒气丝毫不能遮挡大家的兴奋之情。行人们都停下脚步争着和桥头的“潍坊象”合影。
前几天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这座桥是一座充满了文化元素的桥,我绕桥一圈,慢慢细看细品。但见在桥头的四个位置设置四头芝麻白花岗岩的象雕塑,分别对应老潍县四座城门安定门、朝阳门、迎恩门、望海门的名字。
安定象形态脚步稳健,位于桥梁西南方位,是河流源头的方向,象征潍坊悠久的农耕文明,国泰民安,潍坊人民安定团结谋发展;朝阳象形态奋发向上,位于桥梁东南方位,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潍坊蓬勃的现代科技,制造业先进,潍坊人民勤劳智慧创新篇;迎恩象形态谦恭有礼,位于桥梁西北方位,是政治中心的方向,象征潍坊优良的红色传统,不忘初心,潍坊人民坚定感恩逐梦想;望海象形态孔武有力,位于桥梁东北方位,是河流入海的方向,象征潍坊灿烂的海洋文明,开放包容,潍坊人民干事创业向未来。
大象象鞍图案采用潍坊经典风筝标志,风标上面为雄鹰的翅膀,祥云环绕,寓意风筝飞上了天空,象征了城市展翅高飞;风标以下是山水标志,象征着潍坊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人行道外侧采用芝麻灰花岗岩栏杆,厚重大气,栏板采用郑板桥竹画,寓意高雅、刚毅、坚韧的品质,也象征了城市发展的节节攀高。外侧桥名采用张镜远先生题字,浑厚凝重的风格跟东风桥相契合。桥梁内侧采用“更好潍坊”和“东风桥”,均为印章字体和形式,不仅体现潍坊金石文化特点,也体现了新潍坊的时代特色。景观桥塔高于桥面19.6米,顶部景观球直径2.2米,景观球采用圆球,桥塔立柱采用方柱,体现的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天圆地方”;景观球也是原来亚星桥景观球的一种传承,上塔柱侧面纹饰为传统的灯笼纹,庄重华美。桥梁亮化采用了“东风夜放·花树星桥”的主题,来源于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时契合东风桥的名字。顶部景观明珠采用动态点光源,可进行文字、图案显示;主缆、吊杆、主拱圈等采用动态点光源亮化,栏杆、桥塔等采用投光灯,桥底采用水纹灯。亮化风格现代、明快,符合桥梁的造型特点。这满满的文化元素让人叹为观止,正如媒体所说:东风桥,不止于桥。
站在桥上,看着那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勾起了我对东风桥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地质学校毕业后到潍坊工作,单位离东风桥不远,那时正年轻,精力旺盛,周末和节假日我便和几个同事步行到东风桥玩,在桥上拍拍照,欣赏欣赏河景,再到旁边的商业中心购物和吃饭,那时这儿是潍坊最繁华的地段,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后来桥西建了新华书店,桥东泰华开了京广书城,两边的建筑物越来越现代化。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几乎每周末都去书店看书买书,往来都要经过东风桥,伴着书香、伴着白浪河的美景一走就是二十几年。后来我有了妻子,又有了孩子,便一家前往,这里也成了潍坊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我们每年的春夏秋冬都要在桥上留下几张照片,可以说,东风桥留下了我和全家人许多美好的回忆,也见证了我三十多年的变化和成长。东风街自古就是潍坊的主干道,而横跨白浪河连接东风街的东风桥当之无愧是潍坊的“第一桥“,它见证了潍坊的前世今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见证潍坊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它已经从一座城市建筑进化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
徜徉于东风桥上,白浪河风光旖旎,周边泰华城、中百大厦、摩尔国际等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十笏园等文博艺术场馆星罗棋布,坐拥潍坊一城繁华,让我们又看到一幅更好潍坊的更美图卷,这不正是我们潍坊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