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当毕业一时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完整就业”服务模式可以帮你“职”引未来,是什么感觉?当身边有了“健康管家”,可以享受慢病服务“六个不出村”,是什么样的体验?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又是怎样一种惊喜?在潍坊,不独这些,更多民生服务落地有声。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聚焦生活更加美好,致力增进民生福祉。要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全省医学新高地,以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康。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大力度做好高质量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社会保障等工作。
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上扬民生“幸福曲线”,让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落地开花,我市有担当,更有实干。
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潍坊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各领域工作,持续为民生“加码”,向幸福“加速”。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穿过青州市王坟镇林木葱郁的山间小路,走进王坟镇金融希望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教学楼、高标准的塑胶操场以及配套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崭新整洁的乡村学校成为我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真实写照。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潍坊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两项创建”为抓手,坚持“市域统筹、城乡一体、内涵发展、评价引领”,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今,一个轻负优质的教育生态正在潍坊逐渐形成。2023年,滨海区入选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2024年,寒亭、滨海、昌邑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我市一件一件抓落实。
5月4日至5日,由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举办的第十届潍坊呼吸论坛召开,2015年至今,“潍坊呼吸论坛”的品牌越擦越亮,成为全国呼吸界一张响亮的“名片”。截至目前,超过33万人受益。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新突破,基层综试区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步伐加快,公卫安全防线持续巩固,人民健康获得感日益增强,为加快打造全省医学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更好潍坊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大健康”理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现健身、健康更高质量的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力量“同题共答”,千方百计促就业的行动力潍坊始终在线。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有为之举守护万家灯火。
坚实的社会保障,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底气”。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44.89万人。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聚力推进职工退休一件事、工伤保险一件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一件事,推动社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经办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参保扩面、待遇发放、风险防控、经办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幸福社保直通车、文化建设等11项特色工作入选全省社保会议典型案例汇编,数量居全省第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潍坊坚持惠民力度只强不弱,书写百姓福祉的民生答卷在绵绵用力中持续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