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公元158年-公元241年),字幼安,三国朱虚(今山东潍坊临朐县、安丘市、昌乐县等交界处)人。春秋齐相管仲后裔,身长八尺,美须眉,以操尚见称,世称“独行君子”。
管宁少时丧母,16岁丧父。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一起在外游学,拜师颖川陈仲弓。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黄巾起义爆发后,管宁与邴原避居辽东,37年之后还归故里。管宁一生淡泊清高,娱心黄老,游志六艺。重礼轻财,行为世表。管宁丧父,亲戚们对他非常怜悯,多与赠赗,他以家财足用,辞掉不受。相传华歆千里来访,管宁与华歆共同在园中锄菜,地中有金,管宁挥锄不顾,视如瓦砾,华歆则捉而掷之。二人曾同席读书,有一乘华美的轩车路过门前,管宁不为所动,华歆则弃书往观。管宁遂割席与华歆分坐,道:“子非吾友也”。典故“管宁割席”由此而来。《三国志》评管宁说:“渊雅高尚,碓然不拔。”今安丘市官庄镇管公村名即源自管宁,村东有管宁墓。村西曾有管宁祠,清末已毁。村西北有地名为“挥金坡”,传为管宁锄园弃金之所。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