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延杰:葡萄藤上奏响“致富歌”

(2024年07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怀揣着创业梦,袁延杰于2018年从北京返回家乡潍坊寒亭,秉承一颗发展高效农业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葡萄种植中,将“阳光玫瑰”葡萄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同时开辟国外市场,带领家乡父老在致富大道上坚定前行。6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固堤街道的山东京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种植基地,了解袁延杰返乡创业背后的故事。
  记者走进袁延杰的葡萄种植基地看到,一座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一行行葡萄架整齐排列,一株株葡萄藤郁郁葱葱,在茂密的藤叶间,一串串翠绿的葡萄缀满枝头。
  “我们大棚里种植的是‘阳光玫瑰’葡萄,和普通葡萄品种相比较,它的口感香甜、品相美观,备受消费者喜爱。”站在果实累累的葡萄架下,袁延杰一脸欣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能收75万公斤‘阳光玫瑰’葡萄。”
  2018年,袁延杰辞去北京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创业之初,面对资金困难问题,袁延杰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解决资金难题。同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动新品种引进以及新栽培模式推广、新生产管理技术示范等。从日本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结合本地特色进行试种栽培后,园区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30亩逐渐发展到1300余亩。
  “你看这成色,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每串都在1公斤左右。”袁延杰说,为了这成色,在栽植管理时,一定要整形修剪,使果实大小均匀。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已经6年的他谈起种植技术来头头是道。
  “发展高效农业要有匠心精神,脚踏实地,把单一产品做到极致、做成精品。”袁延杰说。为保证果品品质,基地实施精细化管理。投入大量进口有机肥改良土壤,保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采用“水肥一体化地面滴灌+地上降温保湿喷灌”技术,把叶面肥喷施量精确到0.01克,使每个滴孔流量每小时滴水30升,将“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所需温度控制在20℃至30℃。同时,以盐城市葡萄产业联盟刘以勇为首的葡萄种植专家组成智囊团,为基地提供了精细化管护技术,确保种出的“阳光玫瑰”葡萄美而甜。
  种出好葡萄,销往哪里去?能否卖上价?“我们采取多渠道销售方式,让葡萄卖得上价,获得更多收益。”袁延杰说,如今,他们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知名商超、水果市场等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同时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有思路,有魄力,有胆量,有情怀……袁延杰在家乡的土地上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用他的新管理模式、新运营理念,丰富并拓展了家乡经济业态,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回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家乡在政策上的倾斜和帮助,让自己可以在家乡热土放手一搏。”袁延杰说,是家乡给了他创业的底气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