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德/文 安同昌/图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陆放翁的诗。
石非但不能言,且无文、无音、无味,然而石头自具魅力,非它物可比。“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历史上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爱石者不少。临朐北齐崔芬墓壁画上,就有山石清供。古籍之中也颇多记述,米芾拜石便是一例。可见藏石、赏石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石头就像王谢堂前的燕子,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何以见得,临朐奇石市场可窥一斑。
走进奇石市场,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大者列立门前、路侧,小者陈于几架、柜台。五彩缤纷,千奇百怪,望之目不暇接。卖者竞奇,购者踊跃,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若意在观赏,可一店一店地品,店店不同;一摊一摊地看,摊摊出彩。如时间有限,则可浏览,半日能睹之大概;想要悟出点味道来,一周未必看完。
凡架上的石头皆上座,座就石而配,石与座相因相得。石皆命名,名启石魂,石因名而升华。一画面石上有淑女沉思,名之“清照拈句”,顿生诗意。其右,一象形石,上部如牛俯首,中多孔隙,底部崎岖,名之“自奋蹄”,顿使石活。高君清涛喜画梅,对“梅花”石情有独钟,收藏“梅石”二百余枚,把玩“梅石”,写梅有进。王君兆凯受像形石启示,以风砺石为主,集成“满汉全席”,二十多道“菜”,近在咫尺亦难辨真假,人皆称奇。安君同昌痴于人物肖像石,历时十年,集肖像石一百多方,涉及五十多个石种,石本无意,人赋以意,一人一故事,出版《百人故事》一书,图文并茂,成石界佳话。
在奇石市场徜徉,石头琳琅满目。有的只需几十元,只要适意,自对之如兄弟。如是收藏家,亦可购得几万乃至几十万元一块的石头,自视之如珍宝。有一奇石,其纹理现维多利亚湾、尖沙咀、九龙等图像,以四十三万元成交。北京长安街西段,某单位门前矗立的那块奇石,亦得自临朐。
奇石为什么在临朐火了?当渊源有自。
上世纪90年代初,焦家庄、崔册村一带,发现了一种石头,质地坚硬细腻,温润如玉,且色彩丰富。经琢磨,则呈山水画意,花鸟幽境,其人物之情态,走兽之生动,栩栩如活,称之为“五彩石”。
五彩石的出现,引起了石界的兴趣。在城南弥河沙滩上,渐渐形成了早市。挖掘加工户(石农),夜半起程,赶来列摊,购石者头一天赶到县城,天亮前入市选购。早市上熙熙攘攘,手电筒闪闪烁烁。夜色朦胧,石形朦胧,图案也朦胧。朦胧为早市增添了神秘,朦胧为石头增添了魅力。人们在朦朦胧胧里摩挲、欣赏、议价。似乎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和味道。“残月含笑,晨星忘返,奇石早市人已满。解开箱包,席地布展,卖石哥嫂又相见。商贾云集,竞相挑选,满载而归笑开颜。诗情画意,妙趣天然,奇石文化天下传。”这段话,就是奇石早市的写照。很快五彩石加工户到了三百多家,外地爱石者络绎而至,本地的,在城里开起了奇石馆。很显然,一个早市是难以容纳了。
用城里的黄金地段,占地四十亩,建起了前文说的奇石市场。钢架大棚下,摊位一千多个,精品石馆列了一条街。夜市变日市,五天一集,变成了天天交易。
沙滩早市只是买与卖,而专业市场可观赏奇石,切磋石品,且成旅游之地。市场提升,眼界开阔,又有展销会推动,临朐奇石走向了全国,全国各地的奇石也赶来上市。
市场上,本地的石种不断扩大,红丝石、紫金石、龟石、沂山石、浪花石、枣花石、波纹石、天景石、竹节石、紫竹叶石、三叶虫化石等陆续上架。福建的寿山、内蒙的巴林、广西的大化、安徽的灵璧、贵州的水冲石、戈壁滩的风砺石,还有岫岩玉、和田玉、昆仑玉、南阳玉等几十个石种不鞭而至。接着俄罗斯、美国、巴西、乌拉圭、缅甸、阿富汗、印度尼西亚的石头也加入进来。
购得石头,走出市场,周围便是加工石头的作坊,配座的门店,打包发货的公司,一条龙服务。临朐奇石名声鹊起,热闹非凡。不久城南又立起了占地百亩的奇石文化城,莲花山长出了太湖石石林。这里成了江北最大的奇石市场。
莲花山在城西南十公里,以此为中心,十几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散卧着大小不一,体多孔窍的太湖石。大者上百吨,小者可玩于股掌之上。抚之光滑,击之音清。石农挖掘立起,高低参差,姿态奇异,瞩而望之,如万马列阵,气势恢宏。茫茫一山,量在十万余方,俨然一天然石林。唐朝宰相牛僧儒,以石为友,搜罗太湖奇石,建了两个石园,一时冠绝天下。然与此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这石林,无门无墙,可驻足晤对以参意,也可信步观览以怡神。是石,或透皱瘦漏,玲珑多致;或虽仅一峰,而蕴千岩。肖形者,或正或侧;状物者,若跧若动。百状千态,惮奇尽怪。一石一景,一石一意,神往心驰,尽得山川之妙。进客厅、入书房者,尺寸之间可见千里。硕大者,宜点石叠山,街头置景。小公园,小绿地,著石一二,植树数株,风摇树倚,逸趣乃生。莲花山太湖石,为北国园林增添了韵致。
市场是奇石荟萃之地,然走出来,只要留意,随处亦可瞻睹。踏进临朐,有高大的奇石迎客。街头漫步,不期然有奇石兀立。入庭院,有石在堂,坐而论之,半晌或未尽兴。走向山坡沟壑,极可拣到奇石。这叫作“遇”,遇而得之,自快活数日。似乎临朐就是一个奇石的天地。
奇石,蕴天地精华而成之奇,是值得一看的。一看见其形,再看识其趣,三看得其韵,把玩、品味,自得其三昧。它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故人爱之、觅之、藏之,乐之而不疲。 (于2018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