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军
读《红楼梦》,深为贾母的善良而感动。作为一位大家闺秀,一位嫁入豪门的阔太太,可谓位尊权重,但贾母的善良在《红楼梦》中是出了名的。
贾母八旬之庆的时候,特意命人捧了一升豆子来,让尼姑们念了佛偈,然后一个一个地捡在一个笸箩里,每捡一个,念一声佛,煮熟了命人在十字街口结善缘。老太太还留下了贾家旁支的两个穷女孩,因为怕贾府中的那些刁奴们看不起这两个女孩儿,又命鸳鸯去告诉大观园的下人们:“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她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她们,我听见可不依。”
对于家里的丫头们,贾母也一直很宽容。身为首席大丫头的鸳鸯,当鸳鸯被大老爷贾赦逼婚的时候,贾母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鸳鸯身边,怒斥儿子和媳妇们,为这个身份卑微的丫头做了主,将她从困境中救了出来。
第29回清虚观打醮,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一不小心,一头撞到王熙凤怀里,王熙凤便一扬手,一巴掌将这个孩子打了一个筋斗,口里骂骂咧咧。贾府中其他媳妇们,看到二奶奶生气,也都跟着大喝:“拿!拿!拿!打!打!打!”
贾母听见了,赶忙阻止了这种行径,她一边命人将那孩子带了过来,一边温柔地问他“几岁了”,看到这孩子吓得说不出话来,又命贾珍将他带出去,“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
第95回中,贾宝玉丢玉,荣府上下胶着一片,贾母于是悬赏寻玉。一人拿着一块假玉登门要钱,在识破真相之后,贾琏要惩罚那人,贾母喝住道:“琏儿拿了给他,叫他去吧。那也是穷极了的人没法儿了,所以见我们家有这样的事他便想着赚几个钱也是有的。如今白白地花钱弄了这个东西,又叫咱们认出来了。依着我不要为难他,把这玉还他,说不是我们的,赏给他几两银子。外头的人知道了才肯有心送来呢。若是难为了这一个人,就有真的,人家也不敢拿来了。”贾母的一席话,既有善良的一面,又看出她处理事情的老道,眼光的长远。
刘姥姥两进大观园,更是得到了贾母的热情款待。
对外人如此,对有点血缘关系的人更是善待有加。
先是接了惜春来抚养。惜春,从血缘上来说,其实与贾母的关系并不近。她的爷爷也不过和贾母的丈夫是堂兄弟。而且,作为宁国府中的嫡出小姐,她自然也是奴仆成群的。似乎,本不应该为这位贵族小姐的生活担心。
可是,贾母却很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惜春之母早丧,父亲又整天在道观中胡羼,轻易不回家中,这个小姑娘其实很需要情感上的温暖。所以,贾母就将这个小姑娘接了过来,亲自照顾。她虽然不是惜春的亲祖母,但却给了惜春一个还算温暖的生活环境,使得这个小姑娘不至于因为母亲早丧、父亲不作为,而太过孤独。
又接了史湘云来抚养。论起来,她与贾母的关系也不算太近,只不过是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可是,因为父母双亡,贾母对她也是倍加怜惜。她对史湘云的照顾,甚是精心。以至于史湘云在回到史家之后,还天天惦记着贾府。
这两个女孩儿,如果贾母不接过来,没有任何问题。她们也都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贵族小姐的生活。但贾母不愿意她们陷入精神上的孤独。这无疑是因为贾母那份甚是细腻的情感和那副善良的心肠。
宁国府贾珍割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又加了宁国府第入官,所有财产房地等并家奴等俱造册收尽。于是,贾母命人将车接了尤氏婆媳等过来。这也体现出贾母在人危难时的善良。
在《红楼梦》中,贾母能够及时发现别人的不容易,并且伸出援手,体现出了贾母的善良,也使得这个老太太更加让人喜爱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