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
韩熙载(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祖籍南阳(今属河南省),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青州市)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与徐铉并称“韩徐”。
韩熙载
韩熙载天资聪慧,性情狂放不羁,喜欢出游嬉戏。他曾到洛阳拜师求艺,又在嵩山隐居苦读。后唐同光年间,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以渊博的学问和多才多艺名噪一时。
韩熙载宦途坎坷,中进士后南奔归吴,为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元宗嗣位,屡迁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契丹灭后晋时,他疏请出兵,恢复故唐领土,未被采纳;因与宋齐丘党相对立,被贬为和州司马;后主李煜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他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他坐托疾不朝,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复召为秘书监、兵部尚书,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开宝三年(970年)韩熙载去世,年六十九,获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
韩熙载所撰诗文颇多,有《拟议集》《定居集》等,今皆佚失。《全唐文》《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存有其诗文。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