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
在冬日的余晖中

(2024年12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薛静

  为什么要奔跑?有人说,每次奔跑,都能唤醒身体最深处的潜能,在疲惫中整理出清晰的思维。特别是在冬日的余晖中,太阳西落,阳光渐渐失去温度,四周都暗下来,昏黄的光线与城市天际线交接,一切都显得模糊而遥远。
  唯有心跳声鼓动不止,提醒着自己行程还未结束。脚下的路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伴随着大口呼出的白色气团,更能让人看清城市最后一季的色彩。
  一路风景一路歌。潍坊的路,对于奔跑的人,是亲切友好的。路很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划分有序;两侧的行道树很茂盛,法桐、栾树、柳树、樱花、海棠和无数的小灌木丛,组成了延绵不绝的绿色颜色带。白浪河、虞河的两岸,专门设置了绿道,波光粼粼的河水与脚下散落的落叶,光影与声音,共同构成了一曲立体的激昂乐章。从车水马龙的北海路、胜利街,到热闹喧嚣的歌尔夜市、则尔庄市场;从清雅幽静的植物园、自怡园,到里韵无穷的十笏园、博物馆。冬日光景,自有一份属于冬季的别样。奔跑的时候,是很难分心唱歌的,但不妨碍脑细胞自动将所见重组为五线谱,转化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的力量和希望。
  一路汗水一路收获。穿起跑鞋那一刻,路便在脚下。1公里的距离,是参与,是快乐。10公里的距离,是挑战,是突破。奔跑的速度有快有慢,达成目标的喜悦不分大小。在寒冷的天气中奔跑,除了要克服体力上的消耗,更要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感。坚持不懈的奔跑者,也往往会主动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各种难题。落日时常代表着“消逝”,趁着太阳没有完全落下,抓住“消逝”之前的那一点光亮,努力冲向下一个目标。突破昨日之“我”,是克服重重困难站在终点线上的全新之“我”。这一刻,锤炼了意志、砥砺了品格、彰显了自我价值,体会到运动带来的自信、强大。如此得来的收获,令人格外珍惜。
  村上春树是知名的跑步爱好者,他甚至为此专门写过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一个人怎么通过跑步去悟道。他说,“正是因为不想跑,所以更要去跑,这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村上春树,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坚持奔跑,锻炼自我意志,并最大可能去体会村上春树说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境界。
  去奔跑吧。在这个冬季,于今天,于当下。温度正好,阳光正好,一切都是最合适的条件。去体会冷冽的空气穿过鼻腔沁润心肺的凉爽,去体验身心疲惫依然要坚持下去的勇气,去寻找习以为常却从未放在心上的城市亮点。或许只是一棵树、一座桥、一扇门,但在某种契机中,有可能会成为漫长人生的一个分界点。毕竟冬日漫漫,到下一个春日来临,又何尝不是朝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