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秉政
阅读提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将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化大产业,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全链条的深度整合与创新,正在为现代农业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的自身发展,亟待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步伐。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既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也包括农业功能价值的拓展、产品标准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涉及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全过程,是生产效率、技术装备、产业质量、产品效益的全面提升。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根本举措。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潍坊是农业大市,近年来以持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为引领,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推动“三农”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取得较好成效,多项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要切实把握机遇与挑战、找准优势与短板、看到压力与信心,将全链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放到潍坊“三农”工作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大局大势中来研究谋划、加力突破,奋力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要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优化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开发类别多样、品质优良的加工产品。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优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布局。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大型电商平台、物流、商贸等主体下沉农村,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网点。进一步推动农业优质化品牌化提升。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培育一批品质过硬、竞争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精做优乡村特色种养业,做好地方特色品种筛选,发展产地清洁、全程贯标、品质优良的特色种养。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深度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生产、加工、流通等全环节升级,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扶优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中小企业,形成生产协同、技术互补、要素共享的企业发展阵型。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