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潍坊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国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核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手段。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潍坊市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和社会全面进步,也有助于应对当前面临的环境保护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基于自身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制定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首先,重视生态保护,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中保留充足绿地,并建立完善的公园系统,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其次,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潍坊独有的风筝文化和历史遗迹,将其融入到城市设计中,既增加城市的独特魅力,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再次,需优化交通网络设计,提高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连通性,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实现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如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采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降低能耗,实施智能安防监控保障公共安全等。这些技术应用不仅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还能增强政府决策科学性和精准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创新驱动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潍坊产业升级的核心。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引进或合作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如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围绕潍坊优势产业,如现代农业和机械制造等,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效率,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农村地区,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师资力量。积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与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开设分校或研究中心等方式,为潍坊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继续发扬潍坊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确保职业教育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强化医疗服务供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上,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健康领域,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选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简化落户手续,积极探索吸引保障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入(转)学、医疗等政策措施,给予他们平等享受城市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的机会。
  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农民利益。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防止出现乱占耕地现象,确保粮食安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推广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通过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违规排放行为依法严惩,来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同时,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服务水平,增强其对周边县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支持重点镇建设,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镇给予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