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秋高气爽话丰收。8月23日,省级工友创业园——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榛子种植基地果繁叶茂,迎来了丰收季,吸引了当地村民前来采摘务工。
“有了工友创业园,农民也能上班领工资,一天能挣300元左右。目前,我们已与12个农民合作社、5000多个农户结为产业化联合体,年工资性支出1500万元,带动了周边20个村的农民共同致富。”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相义告诉记者。
让“农民”变成“工友”,这是市总工会提升乡村“造血”功能的一个生动实践,不仅将工会服务推进到了乡村一线、田间地头,还托起了新型农民的小康梦,培养出了一批农民工技术能手、致富能手。
今年56岁的农场主曹培义,是安丘市郚山镇西庙村人,在山东合力牧业务工多年,近年来,依托合力牧业省级工友创业园资源优势,带头成立安丘市利乐家庭农场。自成立以来,农场拥有300亩桃树园和260亩果蔬观光采摘园,年总产量达1000吨。同时,依托合力牧业奶牛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成了智慧型水和沼液一体化灌溉系统,使种植的水果、蔬菜等全部实现了化学肥料零使用,做到了真正的生态绿色、高品质,实现家庭农场由传统农业逐步向智慧农业转变。
该农场2018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20年被认定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被评为潍坊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曹培义2021年被潍坊市总工会评为市级“农民工创业之星”。
如今,像曹培义这样的“农民工创业之星”,在潍坊各个工友创业园不断涌现。市总工会不断加强对全市各级工友创业园、农民工之星、工友创业优秀个人的培树和宣传,利用他们在助农发展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激发带动更多涉农创业主体,创新发展“农业+文化”“农业+民俗”“农业+旅游”等新业态,以及“大园区、小农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模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一人富不是富,共同富裕才是目的。如何让工友创业园真正成为培养乡村技能人才的“蓄水池”?青州市蔚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友创业园给出了答案。
2019年,青州市蔚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州市蔚然职业培训学校,以农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为主,搭建了培训教室,建设了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山东省标准化生产基地、山东省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等。
同时,市总工会还积极打造工友创业联盟,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手拉手“结对共建”,互学、互带、互促,同心协力奏响乡村振兴合奏曲。
搭乘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借助工友创业联盟平台,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预制菜产品订单纷至沓来。近期,潍城区总工会成立了工友创业联盟,为广大工友创业者搭建资源共享、相互赋能、共谋发展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市总工会指导各级工友创业园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工作,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农民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同时,继续推行“工创贷”,目前已发放“潍坊工创贷”7000多万元,扶持“工创贷”贷款企业近40家。
工友创业园里结硕果。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培育打造市级以上工友创业园115家,其中27家被评为省级工友创业园。组建300人的“潍坊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农业专家人才库”,聘任70名创业导师,为34家创业园推荐63名农业技术、管理专家和电商专家,让工友创业园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