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广告

“老有所养”变“老有颐养”

——青州市黄楼街道三个模式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2022年10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文/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养老服务亟待高质量发展。街道作为养老的重要一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前,记者到青州市黄楼街道,实地探访了当地高质量养老的“黄楼模式”。
  农村幸福院模式
  集中养老有陪伴

  潘卫华是黄楼街道郝家村的“五保户”,入住村里的幸福院已近5年时间,在这里,他每天在菜园种种菜,和老邻居们聊聊天,生活很是惬意。
  郝家村是一个有着2000多户人家的大村。2018年,村“两委”流转村内土地统一建设了幸福院,设置了40户独门独院的老年房,每户均为50余平方米的房屋和30余平方米的小院,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免费提供给村里符合条件的老人居住。
  幸福院还配套建设了公共卫生室、文化室、农家书屋、村史室、活动室等功能室,方便老人娱乐、锻炼。村里还专门在幸福院角落规划菜园,让老人在菜地种植瓜果蔬菜,一起分享收获喜悦。
  “幸福院水电全部免费,目前40户已经全部住满。老人们足不出院就能享受便利的文化、医疗等服务,体会到互助养老的乐趣。幸福院的幸福食堂,每天为村中102名7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郝家村幸福院院长欧全平说。
  “孩子经常过来一起吃晚饭,陪着我们老两口聊聊天再回家。一个礼拜总能聚个三四次。”入住幸福院的庞清德老人表示,“在这里生活挺方便,真要有事打个电话叫子女过来,速度也很快”。
  幸福院设在村里,实现了老人与子女“一碗汤”的距离,既有独自生活的自由又能彼此照顾,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医办养老模式
  一站式养老服务全

  走进黄楼街道东坝养老院,两栋小楼矗立在大院里,两栋楼外貌相同,但功能不同。“我们东坝养老院是一所医办养老机构。南边楼是‘养老模式’,住的是集中供养的老人;北边楼是‘医疗模式’,为周边村民和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东坝养老院护理部主任侯鸿杰说。
  84岁的王秀美老人,前段时间因腿部不适,走路困难,从“养老模式”转入“医疗模式”,治疗2个月后,他症状缓解又调整回了“养老模式”。
  2017年,黄楼街道在东坝卫生所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开办东坝养老院。该养老院投资450余万元,设置床位100余张,东坝卫生所安排专兼职服务人员20余名,为院内集中供养的老人提供24小时助老服务。
  “我们这种医办养老模式特别接地气,深受群众好评,老人们入院后纷纷感谢党的好政策,夸奖养老院的细致照料和医疗服务。”侯鸿杰说。
  医养结合模式
  特殊护理舒心陪伴

  “鸡蛋羹、胡萝卜炒肉丝、茄子、青菜、米饭、绿豆粥。”10月24日中午,山东宜众养老青州护理院的护理员把午餐送到王美兰老人面前的餐桌上。王美兰说:“在护理院生活很好,医护人员照顾得很周到,我很开心。”
  “入住我们护理院的老人大部分都是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往往需要特殊护理服务,因此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制定照顾计划以及执行特殊护理,都不是一般家属能够提供的。”山东宜众养老青州护理院负责人马建厂介绍。
  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特点,该护理院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为支撑和保障,依托特色优质的医疗、护理、康复资源和经医院系统培训的护工团队,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保障,并通过开展专业养老、疾病诊疗等服务项目,配合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指导、营养膳食服务和健身娱乐活动,全程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
  提质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离不开市场调节,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近年来,黄楼街道不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协调发展,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实现了“医康养”融合发展,让“老有所养”变“老有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