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单平
产生于轴心时代的先秦儒家美德伦理学凭借自身蕴含的丰厚的德性和德行资源,数千年以来一直参与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同样可以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以“明德尚行”为特征,主张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先秦儒家美德伦理学中寻求智慧。
“仁”“义”“礼”“智”“信”是先秦儒家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仁”是人的最高德性和首要品质。“义”是用来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目,能够确保人的行为符合礼仪和道德的要求。“礼”强调内在的道德性,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道德追求。“智”的核心功能是区分善恶、明辨是非,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信”则强调表里如一、言行一贯、诚实不欺、值得信任。“明德尚行”是先秦儒家美德伦理学的主要特征。包含明德、修德、行德三层含义,其中,明德是前提,修德是基础,行德是关键。我们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就要将崇德向善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以美德指导生活,在生活中提升美德,在成己达人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好学以养德。《周易·象传》言“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即君子应该学习前代圣贤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事迹,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孔子强调向身边有德性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也强调学习别人的优点,并用来做善事,就是“与人为善”。我们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就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德性资源和中华传统道德楷模的各种事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向历史学习的同时,更要立足当代,向当代道德楷模学习,他们身上凝聚着时代的道德精髓。同时,要善于从身边发现榜样、从平凡中发现精彩,从身边的同事、朋友身上发现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水平。
其次要自省以成德。先秦儒家向来注重自我反省,以确保言行举止符合道德本心。孔子首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主张要在“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勤于自我反省。孟子强调“反求诸己”“君子必自反也”和“反身而诚”在修心上的重要性。我们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就要在坚定道德自信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立足本职工作,经常从工作、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等方面自我反省,确保自己“无终食之间违仁”。
最后要实践以行德。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我们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就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美德要求。个人层面上,要加强德性修养,提升内在动因。要明确坚守的美德,通过学习、反省、慎独等修德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本性。家庭层面上,要孝老爱亲,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作为子女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父母,将养志和养口体结合起来,不只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关注父母内心的想法,倾听父母的需求,顺承父母的心意。作为父母要自觉将对孩子的天性之爱转变为理性之爱,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非指挥官。夫妻之间则要互敬互爱,在互相成就、相互扶持、彼此宽容中相伴一生。社会层面上,要爱人惜物,追求和谐。儒家主张推恩、推己及人,将亲亲之爱逐层推广。要主动换位思考,帮助他人,提升他人德性,维护和谐人际关系。同时,对物要养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俭绿色的共生之道。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