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半舍梅香涌

(2023年03月1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迟玉红 文/图
  倘若有人在我的花阴下洒下一把阳光,它会蔓延疯长,霎时间便温暖了世界。别说我的天地小得仅容三尺,世间所有的幽香都是为我赴约而来。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各自在彼此的花阴里相互取暖,各自为欢。
  二月里的东风刚刚捎来春天的消息,偶园里的蜡梅便迫不及待地吐露芳香。每次想到偶园“幽沿”拱门旁那株依窗绽放的蜡梅,总有一种“闲门半舍梅香涌”的念想涌上心头。
  窗外是明洪武年间初建的城墙,游客的笑声不时地漫过城墙,落在我的轩窗上,又从轩窗里挤进来,落在我的方格子里,每个文字瞬间落地开花。
  年年岁岁花相似,却道人间味不同。同样是一种花开在不同的地方,带来不同的感受与画面。2021年,花开在大寒节气后,又遇上雪花轻舞,它给我带来“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想是梅花落,梅花落更轻”的画面;2022年,花开在雨水节气之后,蜜蜂“嗡嗡”地留恋花间,它给我带来“依依寒梅争暖树”的画面;今年开在二月立春节气,更有古装美女执团扇与梅相约而来,“闲门半舍花香涌”的画面。
  阴晴天气,以及花儿随着阳光的移动,拍摄的蜡梅效果也不一样。阴天拍摄的天空发白,让蜡梅失去了光影的对比;晴天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之后,光线弱,拍出来的天空是湛蓝的,花儿在光照下,更具有不同的美感。
  古城的蜡梅开在冯氏祠堂旁,我看到每朵花都是一个个词牌名或者是花间词,如李清照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它开在拱门旁,我可看到每朵花“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想是梅花落,梅花落更轻”;它开在容膝亭下,在被鸟鸣包围的花树下,我看到每朵花蕊间都托着湿漉漉的鸟吻;它开在民俗馆的闲园里,我看到每朵花都带着人间烟火的味道。无论它在哪里绽放,立上枝头的每一朵花儿都是一场生命的怒放,在含笑中让每一个瞬间成为生命中的经典。
  蜡梅花开,芳香醉人。正因为花儿带给世间以欢心,众多文人墨客纷纷为之献诗,开启了一场花香的约会,颂赞青州古城美轮美奂的胜景。读着那些诗词让人不由地去领略春光无限醉瑶台、万朵香花奉笑颜的美景,或者领略云中有寄花千束那份花枝乱坠的盛况,或者去领略幽香暗寄东风语、鹅黄一树满乾坤那份繁花如锦的胜景。
  突然,我想泡一碗花茶,好让我的文字幽香几许,在我们不期而遇的过往里徐徐蔓延。我不是江南的女子,踩着一地茶香款款走来;也不是围着蓝花巾的采茶女,衣襟上都沾满茶香。我在江北的初春里,看着暖阳倾泻而来,落在白色的盖碗中,这时候轻掀碗盖的声音都那么美妙动听。
  对于我来说,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配什么样的茶一直是我的奢好。当我写到偶园的蜡梅争暖树时,正好想起那日潍坊的建霞姐穿一袭藏青色的旗袍,坐在梅园里,浅笑着掬一杯清茶向暖,她轻扬的香茗飘落在花瓣上,也落在我的方格里。后来,又想起偶园容膝亭下高兄的镜头里突然闯进一个爱笑的女孩,以至于让他“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而我却在他最美的镜头里,仓促地打翻了一朵蜡梅的微笑。当我想起生命中给予这些温暖的相遇,在我人生的底片上留下缕缕花香时,怎么不怀念那些过往的美好呢?它轻启了多少月华如水的诗词,为千里归来的你,留下岁月枝头的美好。甚好,花未央,人未老。
  于是,我给女友发信息,你那里有好茶吗?
  她说,才煮开了一壶好茶。至于是什么好茶呢,她不告诉我。她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如果你来,或许那些美好的事物正好撞入你的心怀,万物都是生灵,它不过是求得一个“缘”字。
  为了一个“缘”字,我把梅花香关在闲门外,把暖阳藏在方格里。
  然,当我一迈进她的工作室里,一股久违的清香扑鼻而来。那是我方格子里被藏起来的阳光的味道,那是窗前梅香的味道。朋友的工作室在铺满青石板的万寿宫街上,对面是民俗馆,站在门外便能嗅到漫围墙的梅香。她说这是从民俗馆的闲园里,摘了几朵蜡梅,然后烘烤配上正山小种而作的花茶。
  我突然觉得,世间对我的恩赐总是如水般源源不断。怎料此时此刻在朋友的工作室里,让我的念想再现美好。
  念想总是那么美好,纵然有时候是一场远得没有边际的相约,纵然是人生机遇的几万分之一,而恰恰就被我赶上了。就像丁立梅的《光阴如绣,蔓草生香》中的句子:时光大度而宽容,足够让一个小生命,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梦。
  而我会在这个小小的梦中,听听风吹,看看花开,品品茶香,绣一段美丽的光阴,洒下万千花籽,温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