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全面注册制机遇
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2023年03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督   管理局副局长 潘世海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文娟 窦圆娜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标志着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注册制是一场从监管理念、监管逻辑到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改革之后,审核方式、上市要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是更放松还是更严格?本期高端访谈邀请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潘世海,对“全面注册制”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交流,让拟上市企业更深入了解资本市场,抓住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机遇,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发行条件优化,将选择权交给市场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将更加完善,资本市场迈入了新阶段。全面注册制改革后,不同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在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下,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企业上市的全覆盖。
  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监管及责任更严格,上市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实行全面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放松了。注册制下设立了更严格、更深入、更全面精准的信息披露要求,也建立了全覆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股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相关中介机构及其责任人员,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压实了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和各方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会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发行人、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让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有预期,而且对事中事后监管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市场基础。全面注册制优化了审核流程,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可以提升审核效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证监会均对上市审核的各个环节有非常明确的时间限制,有助于形成公司上市稳定的时间预期。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工作没有做扎实,“带病”申报可能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长期来看,注册制的全面实行会加大A股市场的分化,提升市场活跃度,以及优化A股结构。一方面,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将进一步深化市场效应,加速市场优胜劣汰进程。另一方面,注册制有助于更多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公司上市,促使新兴产业在A股行业中的规模稳步提升。全面注册制改革后A股的散户化程度或将进一步下降,市场“机构化”趋势凸显。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化将助力资本市场大发展,利好资产管理、券商等主要参与机构,将迎来发展机遇。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该抓住全面注册制实施的历史机遇,将党中央、国务院的这次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