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井峥)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提高站位、增强本领、聚焦主业、提振士气,推动自然资源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助力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稳步提升。
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品质。近日,高新分局联合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开展了以“倾听师生家长心声 提升学校规划品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向全区23个学校的4万多名师生家长征集意见,形成了有广度、有深度,定位精准的调查问卷,加强全区学校规划品质提升,让广大师生家长更有获得感。
工业项目流程再造,助推拿地即开工。全面提升工业类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模拟审批,并联预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工业项目签订协议后,提前进入设计方案模拟审批,充分利用前期土地出让所需时间,在土地摘牌后,用地规划方案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预审、同步公示,流程缩短5至10天。提前靠前服务,使拿地前的“等地期”变为项目推进的“加速期”。全市率先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附图容缺受理机制,企业缩短时间40%,规划变更数量减少60%,缩减了企业提供成本。保障“拿地即开工”项目用地需求,用心做好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
网格化、立体化、科技化,规划批后全流程监管。创新规划验槽“5+2”模式,即“五步巡查”和开工前验线、竣工规划验收,找准规划监管的关键点、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关键数据,坚决杜绝不按规划实施的情况。通过加密日常巡查频次,实现有效监管、保证工程品质,前置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全周期服务。利用无人机航拍、GPS测绘仪等高科技预警手段对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到点巡查,彻底解决建设单位故意改变规划实施内容问题,有效遏制了违建情况的发生,实现对建设工程实行网格化、全方位、全过程规划监管。
创新推进“一码管地”助推服务提速增效。深入探索研究制定了“一码管地”工作流程,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抓手,建立与横向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真正打破了自然资源规划业务间的数据壁垒,将用地规划、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将各类业务进行融合贯通,通过全业务“一码”关联、全信息“一码”共享、全过程“一码”管理,形成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的自然资源规划全链条审批“大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程度便民利企,让企业项目快推进、快开工、快投产,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