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路” 溯古追今

——潍坊日报社“山海行”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安丘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既得人文之胜,又揽山水之幽。5月22日至25日,潍坊日报社“山海行”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安丘市。在这里,看“天路”沿线各镇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齐长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宋玉璐
            巩建国 文/图

见证千年沧桑岁月
  一条齐长城,一部千年史。齐长城安丘段修建于战国中期,自西南与临朐县、沂水县交界处的太平山入境,沿着与沂水的分界线东行,蜿蜒至青石胡同后进入安丘境内,横跨青石胡同后向磨山方向而去,然后向东转南过浯河(渠河)至卧牛城出安丘市,途经五龙山、城顶山、摘月山、石门顶、石虎山、磨山、大车山、紫草山、城顶山、摘月山、虎崖等75座山头,全长46.5公里。
  历经千年风雨,齐长城遗迹如今仍在安丘市的群山峻岭间蜿蜒盘旋,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古老而又壮丽。
  安丘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锡文多次徒步齐长城安丘段,对这段齐长城颇有研究。据王锡文介绍,安丘市境内的齐长城沿线地质多为玄武岩、火山岩、麻岩、黏土、砂土等,构筑长城时用料多就地取材,如今两侧成堆的礌石、山寨遗迹等依稀尚存。从昔日“盐马古道”到如今“山水画廊”,青石胡同中心段仍有齐长城遗址残存剖面,宽约5米、高约1米。石埠子镇西北部的城顶山因山顶有齐长城而得名,齐长城在这里的遗址长约800米,虽历经2000多年的洗礼,墙基、垛口等遗迹至今仍依稀可辨。
展示丰富红色文化
  齐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黄石板坡自卫反击战、韩寺庄大捷……在齐长城安丘段,除了古老的传说,还留下了许多保家卫国的红色记忆。
  走进黄石板坡村,石屋、石墙、石板路随处可见,民舍错落有致,原始风貌依旧,村舍民居前后栽植的花草树木点缀着整个村落,时不时传来的鸡鸣鸟语让村子更显幽静。在村东头和村西头依然保留着围墙遗址,仿佛在向世人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1944年4月8日,日伪军胡鼎三特务团进犯,黄石板坡村自卫团英勇抵抗,战斗十分惨烈。在全体村民浴血奋战下,让该村以南二十几个村庄免遭敌人烧杀抢掠。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称此战斗“创造了群众浴血苦战,保卫家乡的战斗范例”,该村也获得了“民兵英雄单位”光荣称号和绣有“铜墙铁壁”“妇孺皆兵”的锦旗。
  如今,黄石板坡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将村内围墙遗址、烈士故居、红色记忆文化广场、历史文化展室等红色景点串珠成线,发展起红色旅游,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石埠子镇西4公里的晏峪岭下,有一个三面环山的村庄,这就是后韩寺庄村,被载入山东省抗日战争史册的“韩寺庄大捷”就是在这里发生的。“韩寺庄大捷,是发生在1944年5月28日的白天和晚上,由八路军鲁中一团和滨海六团两支部队在两个地点接力作战,共同粉碎了驻潍县日寇向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的夏季‘大扫荡’,且以我军取得胜利而告捷的两场战斗的总称谓。”在村口,安丘市石埠子镇中学退休教师王培增向记者讲述了那段历史。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齐长城安丘段沿线涌现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点,成为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和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
古长城
焕发新生机

  历经2000多年岁月的洗礼,如今已经难见齐长城的原貌,然而齐长城沿线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却成为“活着”的长城,它所造就的文化早已深深刻进当地的根脉中。
  享有“百泉之乡”美誉的辉渠镇,人文景观较多,有大汶口、龙山文化的代表老峒峪文化遗址,还有小麦峪、下涝坡、西沟等省级传统村落。这些文化遗址和古村落承载着齐长城精神,蕴含着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吸引着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石埠子镇是山东历史文化名镇。镇域内除了城顶山公冶长书院和齐长城遗址外,还有胡峪村的龙山文化遗址。石埠子村是商中期姑幕国国都所在地,是战国初期莒公孙朝子城。召忽村有春秋初期的召忽墓,石埠子村渠河岸畔有战国莒公孙朝子墓,雷家清河村有北宋画像石棺,庵上村有清道光年间的庵上石坊等。近年来,石埠子镇整合人文历史景观,实现旅游发展新跨越,一个山水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千年“浯水古镇”正在崛起。
  齐长城自城顶山南过太平冈后转向西南而行,随后到达摘月山。相传老子曾于此隐居采药,因此摘月山也被后人称为“摘药山”。摘月山顶有明代老子庙和玉皇庙建筑群。近年来,为挖掘和传承发扬“老子文化”,柘山镇不断开发摘月山观光旅游项目,在山下“老子村”建设了老子文化广场,还积极支持老子文化园、历史文化馆和老子印象城等景点景区提档升级,串起与摘月山多点环绕的生态人文旅游路线,形成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新格局。
  行走安丘,蜿蜒曲折的“天路”与齐长城遗址共存,历史与现代在此处碰撞交汇。溯古追今,沿线一处处景点,在展示齐长城独特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以文旅融合的多种面貌讲述着齐长城故事,助力着齐长城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