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诗词热、汉服热、文物热等一浪高过一浪,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转化成流量与资本反哺文化产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新载体。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潍坊作为东夷文化核心区域和齐鲁文化融汇区,传统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多元文化交融发展。勤劳智慧的先人在潍坊这片土地上前赴后继,以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质的文创精品,沉淀着潍坊延续千年的文化命脉和文化自信,承载着一辈辈潍坊人的“精神乡愁”,为更好地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潍坊文化“走出去”、“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的魅力在于多彩,文化的生命在于创造创新。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文化“两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积极开展公共教育、推动文创研发、加强文化研究,用多彩文化产业不断唤醒、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推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做深做透“文化+”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绽放新光彩、展现新价值。几千年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创新创造中不断得到重塑、升华,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发展。在潍坊,一代代手工艺人秉持匠心,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将历史之美、文物之美显现于文创产品之上,让手造融入民众生活、公共文化、文旅产业发展,让许多有创意、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一次又一次“破圈”。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含在文物中的文化元素被充分挖掘出来、传播开来,打开了潍坊手造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动在潍坊人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固本培元”“寻根铸魂”,唯有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造更多有影响、有深远意义的文创产品、文艺作品和文化精品,才能筑牢文化自信,在深耕细作中创新突破,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让文化成果更丰富、更多彩,更好地反哺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