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培育、步步登高,串珠成链、以链成群,产业汇聚、集群发展——

潍坊制造的升级之道

(2023年06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潍坊从制造业起步,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见长,这是富民强市的奥秘所在,也是让更好潍坊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为山东省的制造业头部城市,潍坊以先进制造业为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主阵地”,持续做好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形成了雄厚产业基础和竞争实力。
  潍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42家,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总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二,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
  可以说,潍坊制造业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作为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1.9%。
  就在贡献潍坊经济三分之一的制造业里,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3家,全省第一;“隐形冠军”企业64家,全省第一;“瞪羚”企业14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5家,“独角兽”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5家,“隐形冠军”企业419家。
  潍坊为何能长出这么多“冠军企业”,冠军企业又给潍坊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扫描”一下潍坊制造的产业链图谱清单,打开一条条产业链,走进一个个产业集群,不难看到潍坊制造的升级之道。
  梯次培育 步步登高
  新发展格局下,强大的制造业实力日益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驱动。没有企业强,产业链、供应链强都是一句空话。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关键靠各级各类优质企业,离不开像产业链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样的制造业优质企业。
  潍坊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深入做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坚持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培育理念,引导企业从申评“专精特新”入手,逐级培育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梯次培育发展的新格局。
  ——市政府出台潍坊市“隐形冠军”企业群培育、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等系列政策,引领带动更多的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由市级财政分别给予资金奖励。2022年,又出台《关于推进“五个优化”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政策措施。将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主要负责人纳入市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保障范围。
  ——大力推进优质企业“千百十”梯次培育工程,建立“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5个梯度培育库,推荐981家企业进入省级优质企业培育库。建立制造业“单项冠军”动态梯次培育库,每年选择120家左右企业纳入重点培育目标,“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提高申报精准度。
  ——通过服务保障为优质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开展工信领域遍访企业活动,对企业问题实行清单化跟踪、闭环式管理,提升解决实效。通过“政企圆桌会”“攻坚现场会”,实打实解决问题。积极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做强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五支人才队伍”。引入高端服务机构和资源,打造“全生命周期、全生产要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北京格局屏天下搭建企业素质提升新模式服务平台,对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培训,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打造市、县、企三级联动教育服务平台创新模式的地市。
  ——多维度全周期落实好跟踪辅导工作,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22年,我市举办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家梯次培育培训班,引导企业瞄准专注细分市场领域、技术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加快转型发展。今年3月10日,组织开展了潍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专题培训会,有针对性地对97家申报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和申报辅导,不断夯实优质企业培育发展根基。
  百倍其功,久久为功,优质企业积厚成势,成为潍坊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可靠力量。
  串珠成链 以链成群
  潍坊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质企业的评选,引导企业锻造最强产业链条,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脱颖而出。通过对“链主”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配套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产业沿链集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像潍柴、歌尔、雷沃、新和成等链主企业都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处于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等各链的核心,发挥着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由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等业内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形成,集群集聚相关企业超过315家,其中规上企业21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6家,“独角兽”企业1家,本地注册上市企业12家。
  优势产业链、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扎堆,率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卡脖子”技术,集群企业和机构拥有的全球领先的“长板”技术,让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动力澎湃,在市场蓝海里乘风破浪。
  2022年,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3793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国内燃机产业比重超过30%,占所在地工业总产值比重接近33%。2023年一季度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090亿元,增速18.5%。
  坚持“生态立市、制造强市、集群兴市”发展战略,潍坊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链群生态,推动制造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培育了14个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产业汇聚 集群发展
  潍坊制造发挥优质企业高度集中优势,卡位入链,进一步建圈强链,聚合产业集群,通过优化产链集群格局,夯实现代产业之基。
  目前,潍坊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入群发展,大大小小的冠军企业“镶嵌”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汇聚成潍坊优势产业集群。
  潍坊深化提升“链长制”,推动制定产业链方案和图谱清单,成立13个产业联盟。更大范围开展融链固链系列活动,举办高端铝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6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协同。
  集群发展特色凸显。三级联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新认定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家,总数达到6家,居全省第一位。
  当前,潍坊的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集群已超过千亿元,其中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三分之一。
  毕其功于一役,志在打造国际动力城的潍坊,产业链和朋友圈不断拓展。潍坊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功举办世界动力装备产业集群高峰论坛,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工信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是山东省唯一入选者。
  近几年来,推进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加快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引进德国克诺尔、瑞士泰科、意大利索菲玛等核心配套企业,13家企业已投产、18家已确定入园。
  今年,潍坊在15个重点产业链基础上,围绕新产业赛道调整产业链布局,构建“5+10+N”产业链模式,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同时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和“一集群一机构”的集群发展促进体系,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厚植“生态优势”,激活“科创”引擎,瞄准“专精特新”赛道,潍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入选2022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推荐名单,是全国10个城市之一、全省唯一;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是全国12个城市之一、全省唯一。
  日前,潍坊市12家规上工业企业荣获省级一季度“开门红”奖励,入选企业数量占比和奖励资金数额,均居全省第3位。潍柴动力、潍柴西港、北汽福田、豪迈动力……一个个优质企业用实力证明着潍坊制造的“硬核”实力,折射着潍坊制造“稳”有底气,“进”显气势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