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亚欣
通讯员 张中英 王 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潍坊学院,有这样一个技术团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以扎实的科研成果尽心竭力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赵月玲牵头组建的科研技术团队。
扎根田间,为果农服务
山东是葡萄种植大省,但不是种植强省。近十余年来,由于品种落后、技术老化、种植理念落后等原因,行业整体效益明显下滑,远落后于江苏、浙江等产区。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鲜食葡萄的赵月玲深感葡萄产业振兴迫在眉睫。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的都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效率很低”。谈及团队成立的往事,赵月玲打开了话匣子,“技术团队能够成立,要多谢王世平老师,他是鲜食葡萄研究的首席专家,他的一席话,让我下定决心,转变思路。”
一次交流中,王世平告诉赵月玲,山东需要的是真正服务于果农的技术团队。组建一个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服务,坚持三五年,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在这番话的鼓励之下,赵月玲和学校同样有产业振兴理念的姜雪连、赵升和崔英三位老师,于2016年成立了技术团队。
团队成员都是科班出身,对实际农业生产缺乏了解。为了尽快学习生产经验,大家深入实地,与“土专家”同吃同住,共同推动技术落地。
“当时我们服务的园区裂果率一直很高,研究后发现是肥水过多引起的。但当时的理念是大肥大水才能高产,因此‘土专家’对我们有了质疑。”回忆过去,赵月玲仍然感慨不已。事实胜于雄辩,经过团队的认真讲解和科学指导,园区的裂果率大幅下降,现在已不存在裂果问题了,技术团队也得到了果农的普遍认可。
人才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通过田间传感器,实时记录大棚里的光照、温湿度、土壤墒情等数据,定期监测葡萄的生长情况,这是潍坊学院大二学生张浩源每天的工作。谈及这些工作,他调侃道:“这些工作让我每天的生活很充实,都没时间打游戏了。”
张浩源是大一的时候加入的技术团队,每天在田间地头灌水施肥、检测数据,日夜与葡萄为伴。日子虽有些平淡,却也收获满满。在技术团队,像张浩源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赵月玲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一共有五个实验基地,团队里的学生课余时间都在田间,每周至少去三次,假期则直接住在实验基地参与葡萄管理。
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技术团队发展的有力支撑。团队每年都会招纳新入学的大一新生,经过一年的培训,根据业绩及考勤筛选能留下来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高标准严要求,手把手传授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相关行业所需的人才。
业以才兴。技术团队良好的氛围和专业的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激励他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验当中,为团队的科研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转化,助力葡萄飘香
当下正是各类早熟葡萄成熟上市的时节,以“阳光玫瑰”“妮娜皇后”为主的中晚熟葡萄也进入转色与成熟的关键期。记者走进实验基地,入目的是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挂满藤蔓,颗颗颗粒饱满,玲珑剔透,散发着阵阵果香。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山东的葡萄品种,配套相关的技术,才能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转化,为果农带来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姜雪连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针对“阳光玫瑰”和“妮娜皇后”两个品种,我们配套研发了葡萄树体、花果及水肥精准管理与智能控制技术,可使栽培过程减水30%,减化肥农药40%,减用工50%,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引导科研,科研反哺生产。目前,团队在五个县市区建立了技术示范基地,服务面积超过万亩,协助企业申请经费2000余万元,为潍坊乃至全省葡萄、大姜、黄烟、丹参等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真正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谈及未来的发展,赵月玲的目光更加坚定,她表示,团队将持续以技术为抓手、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扎根田间地头,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