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03版:潍坊迎新年再出发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

聚力要素保障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3年12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金凤
  拼经济之年,高新区发展的脚步在强劲的资源规划保障下,正在大步向前迈进。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式落地开工,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建设紧锣密鼓……每一寸空间要素都蓄势生长着下一个城市能级提升的新支点,有力支撑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今年以来,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守正创新,重点做好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资源要素保障、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以更加坚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更加科学精准的规划管理、更加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更加奉献担当的实干精神,在笃行实干中用心用力书写自然资源工作新的答卷,为潍坊高新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服务中心大局 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实有力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始终坚持城市规划高端化、智能化、品质化,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重点保障方向。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争取了高新区建设发展空间95.97平方公里全域覆盖,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绘制高新区战略性空间发展布局,为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顶层基础。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完成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为33个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实施增减挂钩项目2个,复垦耕地17多公顷,预计节余指标19多公顷。审批快不快,流程长不长,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活力。高新分局快批快供,进一步加快项目供应,实现征地供地压茬同步进行,重点保障精密制造及新材料、磁悬浮、氢能储能、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用地需求。
  “我们公司顺利竞得土地后,从供地初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的工作人员就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提前告知后期手续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后来我们每周都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工作人员还代办帮办解决问题,节约了不少时间,办事效率特别高!”近日,山东新蓝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郑玉清说。这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做好土地资源要素服务保障工作的缩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积极当好自然资源“店小二”,努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员”,使企业充分体会到了高新区切实把企业诉求放在首位的服务理念。高新区2023-G06地块自征地报批材料上报省厅到挂牌出让,仅用时28天,实现批地挂地无缝衔接,创造了全市土地报地审批出让的最快纪录。
精细规划标准 强化规划品质再提升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积极对标一线城市要求,学习北上广深等11个地市的优秀建筑单体,“走出去、学回来”,结合市场需求和时代特色,制定各类审查标准共计25项,其中规划13项,建筑12项,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标准。践行规划“回头看”,组织40余名设计师,走访全区23所学校、120所幼儿园,以使用者角度发现规划设计短板,总结形成《高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图鉴》《高新区中小学建筑实例图鉴》。率领规划调研团深入基层、沉入社区,开展“地毯式”精细调研,充分聆听园区、企业、居民的意见,依托无人机、GPS定位设备等先进数字仪器,对高新区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地调研和记录,在调研成果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城市更新、城市设计等20余项专题研究,为完成10个片区、4个郊野单元,122.41平方公里全域覆盖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高品质地落实了关于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策略;依据“一城三岛”组团式发展路径,打造具有活力的中心城和产城融合的示范区;通过打造基础教育名片,建设动力产业基地,营造水绿相融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通过特色街区、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的营造,提升优化城市品质内涵。通过景观环境的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升土地价值,并最终通过全区整体空间品质的营造回馈城市,做到城市经营的良性循环。
强化规划布局 节约集约用地再提效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用“空间指挥棒”,落实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层面,科学划定功能分区和产业组团,引导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在详细规划层面,以编制管理单元为基本单位,细化各类用地布局、精准谋划土地用途,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空间,精细规划好每一寸土地;规划实施层面,鼓励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引导单一产业用地、单一功能园区向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转变,创造性运用“工业地产”模式,开发建设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组合建设高标准的综合产业园区,方便企业“拎包入驻”,实现大企业比邻而居,可节约用地30%以上。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在高效率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益的同时,吸引了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带动经济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城市产城融合,将有限空间资源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倾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充分做好批而未用、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再利用。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147公顷,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效果明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奖励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约7公顷;工业用地全部采取“标准地”模式出让,共9宗83公顷,收回再利用15宗48公顷,集约用地水平达到了南方发达省份平均水平;在2023年度编制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中,8个项目30多公顷被省厅认定符合奖励标准,奖励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多公顷。通过制作推介图册等方式积极推介优质产业用地,形成竞争性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导向,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良的空间支持条件,全年供应土地约180公顷,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高新区一地块经过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46轮激烈竞拍,溢价成交,极大提升了潍坊市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为稳住经济大盘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牢守耕地红线 资源保护措施更加有力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首次在全区设置田长制公示牌11个,埋设永久基本农田界桩713个,筑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每年与各街办、发展区签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保护责任;为高新区所有田长颁发了田长证,确保巡护工作有名有实,由被动发现变为主动发现并及时制止、解决问题,提升监管水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任务,全区实际耕地保有量连续多年高于下达的责任目标。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以全方位、全覆盖、智能化的方式,将实地巡查与智能监管平台相结合,凝聚部门联合执法合力,成立耕地保护重点问题工作专班,每周两次现场督导,及时防范和遏制新增违法违规用地;建立了《高新区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台账》,将违法违规行为防控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分轮次分阶段部署开展各类违法用地整改;出台《潍坊高新区健全“田长制”严格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实施方案》,在全区发布《关于全域禁止非法改变耕地用途和弃耕抛荒的公告》,控制新增违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奖励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公顷,是全市获得奖励的3个县市区之一,高新区的做法在全市违法占用耕地整改会议上作为推进最快的地区进行了典型发言。以林长制为抓手,开展林业绿化工作,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做好野生动物救助管理,全域科学防控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筑牢林业生态安全“防火墙”。

简化服务流程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太省心、太便捷了,作为业主真心感受到了买房就能办证的便利,非常感谢现场服务的工作人员。”高新区歌尔绿城·荷香园业主李法俊拿到新房钥匙后高兴地说。让他颇为惊喜的是,除了当场领到不动产权证书,连水、电、气、热的办理业务也能直接办理,不出小区门,原本需要多头跑的业务在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办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率先完成全市首个“交房即交证plus”项目,与该区住建、税务等多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不动产单元号进行一对一关联,全链条流程再造,在交房前完成竣工验收、面积测绘、地籍调查和测绘成果入库、不动产首次登记、“水电气热”开户等前置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歌尔绿城·荷香园“交房即交证plus”项目,先后为800余户业主发放了不动产权证书,让业主真正享受到了“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无时差”的暖心服务。推动“一码管地”改革落地生效,通过以不动产登记单元码为核心,“一码全息、一码智查、码上办理”,破解因办理业务分属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环节,平行不交叉造成信息共享弱、企业多头跑、重复提交材料等难题。2023年4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首次为潍柴雷沃(潍坊)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颁发了“一码管地”不动产权证书后,业务进行全面推广,建设用地“一码管地”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已办理审批15件。互联网+监管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取得实效,全面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减证便民工作。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登记模式,与税务部门搭建联办平台,对两部门原业务办理所需的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共性材料不再重复收取;可共享获取的户口簿、婚姻证明等无需再提交纸质材料;链条整合、“只跑一次”,实现不动产与水电气暖联合过户;经备案的银行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等无需重复提交,通过数据共享完成抵押登记。不动产登记登簿总量4万多件,办证量居全市城区首位,其中通过“一网通办”受理业务3万多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2万多本、不动产权证明1万多份,共出具查房、查档证明5万余份,通过绿色通道受理业务700余笔,办结率100%。聚焦民生关切,强化品质提升,全面梳理2020年以来的12345投诉,找准痛点、难点,制定《关于规划审批避免纠纷、投诉问题的八个有利于》,避免居住区项目建成后产生纠纷、投诉问题;规划审批与基层治理相融合,项目公示期间,同步推送属地街道、社区,并在属地信息栏公示,减少因信息不对等产生的投诉等问题,推动住宅小区从“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
压缩办理时限 优化服务效率提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不断压缩业务办理时限,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业务类型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当日办结;查封登记、注销登记、预告登记等业务类型由原来的1个工作日压缩至1小时内办结。同时,为减少申请人等待时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为申请人提供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工作人员利用非工作日时间,加班加点受理审核业务。代办服务压缩时限,全面改造工业类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模拟审批、并联预审、带规划设计方案出让”模式,服务保障工业项目建设。在企业拿地前,提前介入项目研究,委派该局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包靠,确定规划建筑方案,在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立即启动用地许可、工程许可公示程序,真正做到“拿地即开工”。
主动担当作为 创新规划批后监管新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积极创新规划批后监管新模式,落实落细规划批后管理职责,全方位提升规划批后监管工作实效。“我们公司开发建设的骏龙花园东区项目1号楼、4号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在槽底清槽完成后,规划部门和工程监管部门同步进行现场核验,把原先5天的工作合并半天解决,大大缩短了项目的手续办理时间和建设周期。”近日,高新区骏龙花园经理王腊梅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在全市首创开工验线、规划验槽、工程验槽集中融合办理,将原手续办理时间由5日缩短至半日。在建设单位依法取得土地手续时,规划部门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向审批服务部门提前办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手续;在建设单位取得“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许可手续后,即可进行土方开挖,建设单位可在土方开挖阶段空档期同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建设单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并基坑清槽后,即可向规划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同步并联申请开工验线、规划验槽、工程验槽,由规划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同步并联即时办结。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高新区的规划要以更优的产业空间布局、更高的要素配置水平、更强的立体开发能力,让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释放,促进城市能级、产业活力、人民福祉不断提升。”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优化布局,创新服务,加快推动规划资源要素供给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保障。
  (本版图片均由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