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03版:潍坊迎新年再出发

特色课程多元绽放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潍坊市实验学校着力提升育人价值和办学内涵

(2023年12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郝月元

  今年,潍坊市实验学校持续探索潍坊市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实践,努力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打造“潍坊样板”。
  学校始终坚持学生立场、教师第一和课程为中心的理念,主动求变,积极进取,不断拓宽学生学习阵地,延伸课堂教学渠道,通过建设四类实践课程、搭建五个交流平台、建设八大成果展示平台、推进基础教育九项支持行动,实施一项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改进工程,构建“45891”实践教育育人模式,实现从“我们能做什么”到“学生成长和潍坊教育需要我们做什么”的理念转变,全面提升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和办学内涵。
  2023年,学校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成果52项;教师获全国学科领军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市级及以上个人荣誉、成果267人次。学校连续三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国家级研学营地考评中获优秀等次。
  实施四类实践育人课程
  特色课程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心,更是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潍坊市实验学校从实践教育的视角出发,持续深化实践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既明显有别于普通学科教育、又与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由单一综合实践课程丰富为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创新实验四大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亲历实践全程,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发现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23年,学校梳理完善300多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55条研学线路160项研学实践课程,完善200多项劳动教育课程,开发153项创新实验课程。
  搭建五个职能拓展平台
  潍坊市实验学校从拓展学校职能、实现资源共享的视角出发,建设安全教育营、心理体验营、素质拓展营、海洋文化科普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营五个职能拓展交流平台,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送课交流、线上直播、延时服务、师资培训、教师团建、家委会团建、亲子体验等实践教育体验活动,服务群体由单一市区普通初中学生扩展为小初高、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边远地区、机关单位,服务范围由单一的中小学生实践教育教学,进而承担了全国范围教师研修、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培训、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等社会职能,助力破解中小学在实践教育实施过程中急难愁困的问题,引领区域内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安全教育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累计让10万师生家长受益;心理体验营的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课堂走进了山东教育电视台;素质拓展营的团建活动惠及百余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教师或家长团体;海洋文化科普营面向省内外中小学生组织海洋主题公益研学35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营对接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效联合培养机制,指导学生获得20多个国家级奖项。
  建设八个成果展示平台
  潍坊市实验学校从实践主题和育人目标的视角出发,把学校300多门实践体验项目整合为传统文化、身心健康、科创探究、通用技术、美好生活、国防教育6个课程群,建设文创博物馆、创客工场、未来科学院、新生活小镇、海洋研究院、素质拓展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博物馆等八大成果平台,更好地呈现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展现的风采和取得的成效,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增强获得感。
  推进基础教育九大支持行动
  潍坊市实验学校从开展公益行动的视角出发,最大化发挥实践教育优质资源的作用,以公益行动助力区域内学校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困境,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聚焦办更高质量的教育总目标,推出了基础教育九大支持计划。其中,惠民服务行动包括市区小学毕业班研学支持计划、全省特困生和特教生研学支持计划、基础教育助力地方发展支持计划,协同育人行动包括市区特色学校联合项目支持计划、基础教育学校特长生研学支持计划、市区教师和家委会团建支持计划,“双减”服务行动包括课后延时服务公益支持计划、全市中小学七彩思政学院支持计划、“双减”背景下师资培养支持计划。
  2023年,惠民服务行动完成3600名小学生毕业之旅、1200名特殊群体学生公益研学、320名全省困境学生“蒲公英行动”;协同育人行动与高中学校、特色初中、高校、研学基地等开展联合共建,为特长学生定制开展特色主题研学;“双减”服务行动开展全市中小学公益送课200多学时,为全市中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资源包。
  实施一项教学改进工程
  为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选择自主性、实施主体协同化,进而通过学生的全面深入参与提高育人实效,潍坊市实验学校采用行动研究等方法,与中小学校、高等院校、研学基地、非遗传习所等合作攻关,构建起多模块组合的主题式学习项目、三阶段七环节全程性项目化实施模式、主体多元内容多维的评价体系、支持项目化实施的智能平台,形成了“基地+学校+自主”“领域+模块+项目”“必修+选修+自修”的项目化实施机制,订单式满足学校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需求,实现跨区域跨学校的联合项目实践,全面推行实践教育的项目化学习教学改进,教给学生“一生带着走的东西”。
  2023年,学校组织实施了生活小镇、为传统节日代言、豆之坊、食尚奶品周、我给祖国过生日、多彩非遗周等6大主题240多学时的项目化学习体验活动,出版的《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获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