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故事

(2024年01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钟顺

  “梁祝”的故事几近妇孺皆知,一说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区划属于安丘市,与诸城咫尺相隔。在界河即渠河的北岸,于我所在村庄西面一公里,有一座“梁祝”坟茔。而被誉为“文官御史祖,一代帝王师”的窦光鼐的墓冢,距我的老家也仅有几里地。
  关于“梁祝”的传说,可谓流传广且久远,其内容也基本相同。说的是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共读三年,感情笃深,祝回家时曾向梁托言为妹妹“小九妹”作媒而许婚。梁回家后方知祝即是“小九妹”,便欣然前往提亲。谁知祝父已将英台另许秀才马文才,英台抗婚不从,两人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先后殉情而死,化为一双蝴蝶。想来此传说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其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而在我们本地的“梁祝”传说中,历来认定梁、祝二人俱是渠河对岸的诸城人。相传这个传说最早始于晋代或南北朝时期。现在如果去位于诸城市相州镇的梁山屯村,依然会听到那里的老人们声称,梁山伯就是他们屯里的人。相传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早年富裕后败落,仅供山伯上了三年学堂。梁与祝的求学之地,一说是在村东南的小梁山上,旧时的学堂遗迹尚存;一说是在现在的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同窗三载的梁、祝二人私定终身,十八里相送就是送到今天石桥子镇的石桥上。后来,当梁山伯得知祝父违背女儿意愿,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相思成疾。梁病入膏肓之时,嘱其母自己死后不到别处安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崖。因为他知道马文才家在如今的安丘市官庄镇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此其一。
  其二,在石桥子镇的祝家楼村,村人亦称祝英台是该村祝员外之女。据称祝家共三支,英台排行第九,小名九红儿。当时祝家楼共有四座楼,位于村子的四个角上,东北角的楼就是祝员外的栖居之地。祝员外为英台许下婚事后,英台三日不食,至出嫁上轿时方提出必走里丈村北,否则绝不上轿。但该村祝姓村民历来矢口否认有英台其人。多少年来,凡是表现“梁祝”内容的戏剧、电影、鼓词等,一概不准进村演出,也不许祝姓村人到外村听看。因为祝家认为,本族出了这样一位女子,(在旧社会)有辱门风,故不得宣扬。如此决绝的否认,恰恰印证了祝英台确是祝家楼人。
  其三,在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一条通往安丘市马家庄子村的旧道旁,有座大墓高高立于土丘之上,封土之上双顶并立,这就是“梁祝”冢。据里丈村和我村的老人讲,这里就是梁、祝“化蝶”的地方。说法有二,一说是祝出嫁至此要求落轿祭拜梁兄亡灵,悲痛欲绝碰碑而死,遂葬于此墓;一说确有坟墓裂开英台入墓化蝶之事,当时急得马文才绕墓拉了一圈儿蒺藜。细观墓周,确有蒺藜草蔓缠绕。
  如此,我的老家关于“梁祝”的传说相较于其他地方的传说更完整、更具体,不仅有真地点、真村名,更有真人物、真情节,因此也就更真实。乡人常以本地出过这样一个故事及人物而津津乐道,可谓老到叟妪、小到童稚,都能知晓并讲出梁山屯的梁山伯和祝家楼的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并会亲至渠河北岸指冢为证。
  除“梁祝”冢外,清朝帝王师窦光鼐的老家,也与我的老家相距不远,仅六里地。去年国庆长假中,青岛几个朋友慕名前来拜谒窦光鼐墓冢,我与本地几位朋友陪同前往。路上,老乡中国海大的李兰生教授给我们讲述了窦光鼐的小故事:
  窦光鼐在给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如果太子完不成作业,照例与其他陪读者一样被罚跪砖块。一次,康熙皇帝巡视至此,看到太子被罚,心疼不已,拎起太子就走,并说:“我们上学是天子,不上学也是天子。”见老皇帝一时糊涂,窦光鼐也随口应道:“上学或许是尧舜天子,不上学一定是纣王天子。”闻听此言,老皇帝便停住了脚步,对太子说:“回去跪着吧……”
  
  我的家乡有故事,我的家乡故事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发生在我的家乡
  不知是不是真有其人
  可河南岸有个祝家楼村,还有一个里丈村
  从里丈北行约1000米,从我村西行约1000米
  在这两村北向西向交汇处
  在河的北岸,有一座梁祝坟
  少时干农活,站在村西北岭坡地伫望
  农人们都在说:看啊,梁祝坟
  听过本地人讲的梁祝传说,愈来愈相信这个故事
  就发生在渠河岸边,发生在我的家乡故里
  
  我家门前那条河,我家乡的母亲河
  她的名字叫渠河
  在这河的南岸,有许多美丽故事和传说
  都吉台,斗鸡台
  人字湾,溯源需至春秋战国
      
  我家门前那条河,我家乡的母亲河
  她的名字叫渠河
  在这河的北岸,有许多美丽故事和传说
  召忽墓与召忽村,雹泉村与李左车
  管宁与管公村,十字路村与王讷
  老子与老子村,柘山镇有个老子庙
  窦光鼐与高家庄,宋官疃与王筠

  我家门前那条河,我家乡的母亲河
  她的名字叫渠河
  河的南岸与北岸,有许多美丽故事和传说
  这些大名鼎鼎,这些历史名人
  同一区域出现,就在母亲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