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07版: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08版: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11版: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澎湃的“工院力量”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2024年07月1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电工程系的操作车间为学生打造工学一体化实训课堂。
  △现代制造工程系的培训基地内,学生正在上课。
  △汽车工程系的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维修知识。
  △印刷工程系的学生在上课。
  △海洋生化系的师生一起做实验。
  △信息工程系的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山东省技工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单位……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都属于同一所学校——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这座以培育技师、高级技师为主要任务,集学制教育、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技工院校,如今已经发展为拥有6个全国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2个全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群、1个省级优质专业群、8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摇篮”,正在加快形成产教融合新高地,为推动更好潍坊建设持续贡献着澎湃力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李长城
专业设置顺应需求  实现校企互惠互利
  近年来,潍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大,对紧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扎根于山东省和潍坊市的技工院校,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专业设置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扩大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人才培养规模,切实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围着需求转”。
  以该校“王牌院系”之一的现代制造工程系为例,其依据未来产业布局,在教育教学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与规划。目前,打造的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面向全省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工业控制)为双核心,由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等六个专业构成,涉及高端装备产业链中设计、制造、控制及再制造等各个环节,突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理念。
  该系重点打造各专业之间跨界融合和文化传承,发挥专业群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双引领优势,既整体合力服务高端装备产业链需求,又分别定位到具体的岗位需求,实现专业群与生产岗位的有效融合。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全省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新增多轴数控加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专业设置在全省特别是在潍坊市具有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专业群与山东省和潍坊市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对接日益紧密,2015年成功申报山东省技工院校省级示范专业群、2023年申报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专业群。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另外一个“王牌院系”机电工程系,则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市政管道工程五大专业,并围绕《潍坊市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重点发展的动力电池、生物基新材料、物联网及大数据、机器人、动力装备、特色制造产业,调整了各专业特色课程,开设了机器人焊接、可再生能源、复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新课程,以适应产业未来发展需求。
  近年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开展“八个共同”框架下的教学改革,组建校企“双师”教学团队。2023年学院被人社部确定为“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牵头校,组织全国九所技工院校成功开发了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标准,并在全国试用。2023年,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人社部第二批工学一体化试点院校,目前已开展课程资源试点开发工作。
  此外,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深入推进校、政、企三方合作,三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顶岗实习与就业、员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技术服务、科技研发、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该校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了企业现实难题,实现了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校地协同产教融合  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走进该校的机电工程系,这里有与潍坊东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智能辊弯机及自动化生产线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与海信集团成立的青岛海信产业学院,为学生学习、成长创设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该校机电工程系与山东盛祥智能制造、永锋集团临港钢铁有限公司、佛吉亚银轮(潍坊)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山东奥卓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家专精特新企业“引企入校”,实践校企“八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校地协同、产教融合”,实现“专业紧跟产业,课堂比照车间,学生服务企业”。
  机电工程系相关负责人介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培训合作,为潍柴等企业员工开展了职业资格提升、岗位技术培训、技术认证考试等服务;使用3D扫描设备为阀门公司3D扫描并逆向设计阀体、钢结构支架、钣金件等;管道与制暖技能大赛教练和选手团队为山东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两期管道工培训,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运用到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中,培训30余人;帮助瑞祥暖通有限公司解决技术难题,与世赛项目对接,完成了成果转化。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服务发展新生态。专业群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和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挥学院技术能手、首席技师和鸢都产业领军人才优势,与山东临工集团等7家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8个、定向培养班11个、组建三个服务团队参与企业产学研项目42项。广泛开展金蓝领、定向培养和新型学徒制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近三年累计为全省新旧动能转化培养了各层次高技能人才1.1万余人次,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核心领域工作。
  近年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充分利用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公共实训基地、潍坊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校企合作理事会各平台优势,集聚优质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制造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按照“德技并修、多元办学、校企合作、提质培优”办学思路,坚持“立足工业、面向社会、突出特色、服务就业”办学宗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引导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该校立足社会需求,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厂中校、校中厂”办学理念和“学中做、做中学”教学理念,建立“专业+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引企入教”“送教进企”,与GF加工方案、西门子、太阳纸业等多家企业共设专业、共建课程,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建设校内工学一体化教学场地20余个,设立校外教学基地76个、产教融合基地22个。
  在课程转化和开发工作中,该校机电工程系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等级证书、技能大赛赛项要求等融入日常教学,增强了教师培训能力和学生岗位专业能力。同时,开发了可再生能源、机器人焊接等课程,通过课堂进企业、引企入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可以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机电工程系培养的王风泽、马崇喜等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现均被高职院校聘为专业技术教师。此外,众多毕业生在企业已成为技术骨干,为潍坊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资源最大化利用,集聚优质资源,联合69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引入“GF加工方案山东应用技术展示中心”,定期举行“校企合作研讨会”“专家、企业家进课堂”等活动,全力打造发展联通、需求互通、资源融通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成立“企业应急突击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试制产品、设计图纸等1万余件(套),培训鉴定3万余人次。2023年,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共有1278名学生深入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实习,762名同学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1060名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全面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39项。
  据了解,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以就业推动招生,以招生提升就业。与GF加工方案、中国电建、永锋集团、太阳纸业、恒联集团、漱玉平民大药房、齐鲁制药等22家企业设立订单班,年培养学生500余人,充分保证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解决企业用工“急用现招”问题,为企业储备长期、可靠、稳定的技能人才。

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
全面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还是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山东工业技师学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坚持以技能大赛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丰富和完善技能竞赛赛教结合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研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才”,打造独具特色的学院大赛“金字招牌”。
  2017年,学院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实现山东省世赛金牌零的突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金4银2铜13个优胜奖,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管道与制暖项目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集中考核上海赛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9月份将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积极营造昂扬向上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培育昂扬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弘扬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目前,已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学院技能竞赛为主体,与省赛、国赛、世赛相衔接的竞赛体系。同时,逐步完善“学院领导抓、中层干部靠、职能部门保、专家教练带、参赛选手拼”框架思路,确保科学、规范、高效开展备赛集训,全力做好参赛服务保障工作。
  学院还不断加快技能竞赛团队建设。以技能大赛基地建设、标准开发、大赛指导等项目为依托,积极推进优秀大赛教练师资培训、培养,优化大赛教练团队结构,选配大赛专家、教练、翻译、技术服务、教研课改、管理服务等多层面人员,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竞赛研究、技术攻关、选手训练、课程转化、教学培训等综合能力的大赛团队队伍。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加强竞赛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依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学院设立的“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研究推广中心”,加快大赛成果向教学、培训等全方位转化。其中,学院世赛项目团队成功研发了“FP-I型污水处理综合实训装置”,被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认定为技术服务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赛研究与成果转化实现了竞赛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有效融通,让技能人才培养更贴合社会需求。
  该校探索以技能竞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对接,目前,已与省内外227家知名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110余家中小企业,特别是智迈德、赛马力、豪尔沃、宝龙达、奥卓电气等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开展了良好合作。
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机遇,着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设“六系一部”教学机构,分别为机电工程系、现代制造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印刷工程系、海洋生化系、信息工程系和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开设35个专业。其中,全国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6个、全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群1个、省级优质专业群1个、市级重点专业8个、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2个。
  该校的专业教师中,一体化教师达7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8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47人,齐鲁首席技师6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9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4人,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3人,“山东惠才卡”获得者10人,潍坊市技术能手23人,潍坊市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与中青年专家等18人,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教师218人次。
  校内设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和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山东省金蓝领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全省技工院校中唯一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山东省技师工作站等基地(站点)23个,推动该校专业内涵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多年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累计向社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10万余人,留潍就业率位列驻潍高校前列。与潍柴、豪迈、西门子、海信等省内外22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助力学生就业,生均岗位比例常年维持在1:7左右。建立“实习明白纸”,保障学生权益,实现毕业生满意就业、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先后获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技工教育表现突出先进集体、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山东省技工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校项目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孙科顺表示,学院将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以提升核心办学能力为基础,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为突破,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努力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更澎湃的“工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