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以示范引领加快“无废工厂”建设

(2024年12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潘晓文
  建设“无废城市”,培育“无废细胞”是基础。
  “无废城市”建设启动以来,高密市突出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由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牵头构建“无废工厂”建设综合推进机制,确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工作思路,结合产业特色打造了一批“无废工厂”建设示范典型。2024年,累计创建潍坊市首批市级“无废工厂”5家,创建省级“无废工厂”3家,在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为推动“无废工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典型。
  深植“无废”理念 坚持绿色创新
  高密市始终坚持“无废工厂”建设的制度创新,明确提出企业要在管理理念和绿色生产上下“真功夫”,搭建全链条绿色生产模式,运用先进技术,从源头上推进企业绿色发展。
  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年,主营劳保手套、劳保用品、口罩等,在业内率先通过省级“绿色工厂”认定及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认定。“无废工厂”创建以来,企业持续完善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制度落实了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台账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达100%;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制作“无废工厂”宣传海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向广大职工普及“无废”理念,引导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习惯。生产技术上,他们采取了多项节能减排措施,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该企业积极遵守国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的有关要求,不使用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
  强化源头减量 助力减污降碳
  高密市不断提高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能力,促进产业改造升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做减法”是“无废工厂”建设的根本遵循。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1家上市公司、8家海外生产型公司的国际化集团公司,高档压缩机等10余款产品被列入国家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作为高密市危固废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豪迈集团带头创建“无废工厂”,积极助推“无废城市”建设。集团旗下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设备精密度、开发新工艺减少冗余料产生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固危废的产生量,且保持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较2022年一般固废产生强度下降1.57%。以科学管理、改进控制和技术工艺改造为主要着手点,通过节约原辅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能源,年可降低电耗290.06万千瓦时,降低废水产生量500吨,年降低清洗液消耗10吨,降低钢材消耗量1104吨,降低焊材消耗量1.08吨。
  推动循环利用 延长生命周期
  高密市始终将资源化利用视作“无废工厂”建设的重要一环,支持、指导企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探索发展循环产业链,延长固废的“生命周期”,降低企业处置成本。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轮胎模具、数控机床、橡胶机械、大型风电铸造及机械加工等业务。企业率先引进废切削液回用设备,将机械加工工序产生的废切削液通过“过滤+杀菌+调节”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该做法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2023年废切削液回收利用量为843.3吨,利用率达到100%;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3606.4吨,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危险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废铅蓄电池、油桶、漆桶等约223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利用,达到绿色循环。
  “无废”的背后,蕴含着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高密市在“无废工厂”建设中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走向深入、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