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尹大卫
立冬之后,日子一天天变冷。人随四季走,身惟知冷暖。往往这时候,我们很自然就对头顶上的太阳光好感倍增。
在这里,我甚至贪心地想,哪一天我背后也有一轮圆圆的太阳光芒万丈地跟随着,灼灼放光,该有多好。当然了,这些都是在小时候,小画书《西游记》系列连环画里看到并铭记在心里的画面。所以可以肯定一点说,在冬天里乐享冬阳,实在是人人向往的事。
冬天里,如果没什么要紧的事,我们大都愿意在家里窝着,现在一个手机,就可以联通世界。时间“嗖嗖”地如窗外从早刮到晚的小北风,来无影去无踪。沉浸其中,一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这时候,我更愿意到家中阳台上,在电脑上看看当日的新闻,写点文章。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沐在阳光里,闭目养神、晒太阳。笔记本电脑,因简旧陋,就放在阳台北侧一个铁制花架上,电脑后面就是一盆绿萝,依旧充满着生机。一眼看过去,跟夏天时看不出有多少不同。而窗外人家屋顶上的残雪,覆在背光里鳞次栉比的红瓦片上,随着瓦片的凸凹与走向顺势倾斜着,一直还没有要化的样子,在阳光下泛着不亮的光。沉浸在这里,一会儿看看绿萝,一会儿望望残雪,物换景移,有时还真的恍如转换了时空,这是冬天里的夏天,还是夏天里的冬天?
在阳台,我习惯坐在板凳上背对着太阳光。不一会儿,就觉着后腰处暖暖的,如严冬时节,一个人靠近在炉火旁边,那叫一个舒适。有时,我微微闭上眼,脑海里什么也不想,尽管享受这太阳光好了。光照在肩背上,肩背是温的;照在脸颊上,脸是热的;照在手上,手上明显感觉到了阵阵暖意。而光照在头顶的帽子上,也让我感觉到头发上与帽子之间的空隙里,形成了一个类似水袋的物什在头上烘托着,有意无意地微微晃动着,在头顶传递着丝丝暖意。
老家把太阳光里,习惯称呼“太阳底下”“太阳窝儿里”。在太阳窝儿里小睡,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午后,太阳光移动过来,开始穿过阳台窗户,穿过中卧室通向阳台的、敞开着的铝合金门,照在连通着阳台的中卧室床上,斜斜的光,熨烫着褥子,传递着暖暖的温度。
中午用完餐,趁着好阳光,我同样习惯在阳台上走走。走了不多会儿,困意上来了,眼睛开始迷瞪,睁不开。于是走进中卧室,就着床上有太阳光的地方,拿过床头上的枕头和薄被正对着太阳光的方向置放好,舒展开,然后褪掉外衣鞋袜,只着保暖衣裤,径直躺下去。太阳光照在头上脸上,暖暖的。照着盖在身上的被子,也是温温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如此眯着眼,我冥想着眼前阳光的万千颜色与不可名状的样子,念想在跃动着、跳跃着,迷迷糊糊,不一会儿已真的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