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名人

(2025年03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綦崇礼撰写的罢黜秦桧的制文   (资料图片)
  綦崇礼(公元1083年-1142年),字叔厚,一字处厚,山东高密人,迁居北海(今山东潍坊),南渡后寓居浙江临海,累官翰林学士,是宋代著名的骈文家。
綦崇礼
  綦崇礼自幼聪明绝人,十岁能为人写墓志铭。政和八年(公元1117年)中进士,授临淄县主簿,累升起居郎,摄给事中。后任吏部侍郎兼直学士、翰林学士、宝文阁直学士等职,加封高密县开国侯,晚年居台州。《宋史》称赞綦崇礼:“妙龄秀发,聪敏绝人”。其任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篇,文简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体。”宋高宗曾称赞他说:“知词体,语言轻重得宜,无可点检者”。綦崇礼为人端方亮直,直气敢言,不怵权贵,高宗皇帝每遇大事必征求其意见,“故内外惮之,如台谏然”。他曾奉高宗御笔撰写诏书,大胆揭露奸相秦桧的卖国行径,秦桧深恨之。高宗皇帝数次欲重用綦崇礼,为秦桧所阻。
  綦崇礼著有《北海集》六十卷,由其侄孙綦焕、綦更生等整理刊行与世,明代部分诗文收入《永乐大典》。清代《北海集》原本失传,四库馆据《永乐大典》辑出《北海集》四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