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
母亲

(2025年05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肖胜林

  老家的西侧有一条河,河水清澈。河边有棵老榆树,树下常年拴着一条木船。木船总是悠悠荡荡地漂浮在水面,春天,榆钱落了,洒了一船舱,也没人清理。
  那天,阳光晴好。母亲在岸边洗衣服,青松牌的肥皂,有着淡淡的香味。洗过的衣服搭在榆树的枝干上。母亲给我洗着裤子,裤子是的确良的。母亲笑着对玩泥巴的我说:“小儿郎啊小儿郎,一心要穿的确良。”我停了玩泥巴,望着母亲笑。
  河对岸几只鸭子游累了,一摇一摆地走上岸,卧在岸边。再远一点儿,紫莹莹的马莲花、金黄的蒲公英花,在阳光下大片盛开。有个小姑娘,扎着朝天的小辫儿,提着提篮,一朵一朵地采着花。
  周围很安静,除了母亲搓洗衣服的声音,再没有一点儿声响。过了许久,几只鸭子“嘎嘎嘎”急促地叫起来。我们抬头,看鸭子慌慌地拍着翅膀扎进水里,岸边也不见了采花的小姑娘。小姑娘的提篮在水边,几朵花儿漂荡在水面。小姑娘掉水里去了:湿漉漉的朝天辫从水里冒出来,扑通两下手臂,又沉到水里去。
  母亲惊呼一声,快速起身,大步跳上船头。事后,母亲和父亲说,她原想着解了绳索,撑船过去的,可那会耽误许多时间。于是,她不再犹豫,脚挨了木船,借势跳进水里。
  水到了母亲的肩膀处。母亲的双臂大开着,向后拨着水,蓝布褂在水里鼓起来又落下去。无数的波纹一圈圈地叠加,在水面吹泡的鲢哨儿瞬间远去,那些慌乱的鸭子越游越远。我看见母亲远远地就把手伸向小姑娘。
  母亲抱着小姑娘在岸边了。小姑娘双臂紧紧揽着母亲的脖子,母亲轻轻拍着小姑娘的后背,嘴靠近她的耳朵,好像在说着什么。后来,母亲把小姑娘送回了家。
  傍晚,炊烟袅袅。母亲拉着风箱,一边往灶里添着柴,一边和父亲聊着白天的事情。我坐在一边,看灶里的火映红了母亲的脸庞。院子里大白鹅“嘎嘎”叫起来。
  小姑娘的母亲领着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背着小半袋小麦,弓身进了屋。他们说着感激的话,说拿来这小麦算作谢恩。
  那晚,我父亲和小姑娘的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喝酒。我和小姑娘在那盘大炕上,脚凑在一起玩“盘脚连”。我母亲和小姑娘的母亲握着手,坐在炕沿上,看着我们笑。
  后来,父亲他们喝光了瓶里的酒,脚步有点儿不稳了,还是要坚持背着麦子送他们回家。母亲说是小姑娘命好,没被呛着。又说:“乡里乡亲,用不着致谢呢。”
  送他们出门,到院门口,都站住。小姑娘的母亲对我母亲说:“你没女儿,要不送你个女儿吧。”母亲笑了,“那赶紧让兰儿叫干娘啊。”兰儿,是小姑娘的名字。
  天上的星星干净明亮,像水洗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