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希明 文/图
随着夏季到来,许多地方的反季节蔬菜产销进入尾声,而在寿光市古城街道种植“青甜”西红柿的村庄里,火爆场面依旧在持续。“青甜”作为西红柿中的新贵和爆款品种,不但在市场上一“柿”风行、火爆出圈,征服了消费者的味蕾,而且以种业振兴擎起产业振兴的大旗,为广大菜农带来丰厚收入。
“我今天早上刚卖了一批‘青甜’西红柿,每公斤14元,这是在夏天!以前种其他品种,从没有这样好的价格。”5月22日上午8点多,古城街道后王村菜农王景明刚把采摘的西红柿在市场上卖掉,他对成交价格很满意。据他介绍,糖度高、口感好是“青甜”西红柿的最大特点,前段时间能卖到每公斤20元,种一茬下来,收入很可观。“现在村里大部分菜农都在种‘青甜’,我们村差不多成了‘青甜专业村’。”王景明笑着说。
跟后王村一样,临泽三村也在大力推广种植“青甜”西红柿。该村党支部书记燕英华告诉记者,村里多数菜农都种“青甜”,虽然比其他品种产量稍低,种苗也贵一些,但产品价格优势和增长优势明显,村里占地多的大棚每年可多收入4万元左右,小点的大棚也能多收入2万元左右,充分体现了“青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前疃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驻地的分拣包装车间内,不断有菜农用三轮车把西红柿送来,分果机高效运转,根据个头大小配合人工把西红柿装进礼盒,然后通过物流或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指着车间内满满的“青甜”西红柿,感慨地跟记者说:“以前我们卖的西红柿五彩缤纷,现在主打绿色的‘青甜’,以前根据市场行情定价,现在根据糖度定价,不怕卖不了,就怕种不出好产品,糖度高、个头大的,能卖出每公斤30多元的高价,菜农们挣了钱,在村里和县城都买了楼房。”
产业振兴缘于种业振兴。记者了解到,让菜农增收、消费者受益的“青甜”西红柿是古城街道赵家庄村“新农人”李继强和农业育种人强强联合,执着于种业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李继强告诉记者,古城街道是有名的“西红柿之乡”,吸引了国内众多农业院所的专家前来切磋交流或开展产学研活动,在街道党委、政府支持下,他们招才引智,共同研发新品种,其中“青甜”最先在本村小面积试种,条件成熟后慢慢向外辐射,如今不但遍及全街道,而且在国内其他地方也开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