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走的路,够绕地球一圈了”

(2023年03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通讯员 刘明志 刘瑞华

  万物复苏,位于临朐嵩山生态旅游区的嵩山林场,惠风和畅、春色醉人。森林与春风嬉闹发出了喜悦的哗哗声,“啾啾,啾啾……”十几只喜鹊也加入其中;还有一个群体也是这方天地的“精灵”,他们就是12名默默守护这片林海的护林员。
  嵩山林场面积3万亩,境内辖桥头林区和“江北最大水杉林”崔木林区,主峰海拔765米,植被覆盖率98.2%,防火任务艰巨。尤其是随着天气转暖,到林场游玩的游客逐渐增多,带来的不可控因素也增加,护林员们天天都绷紧了“安全弦”。
  55岁的白化民是12位护林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早上6点30分是他常态化开始工作的时间,先去位于主峰上的两层瞭望塔,用望远镜查看情况,再翻山越岭进行巡逻,观察火情、劝阻盗采盗伐者……
  “今春天气干燥,山上风又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夜里打个盹心里都不踏实。”白化民东西南北巡逻一圈,看到一切正常,悬着的心才稍微有所放松。
  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白化民每天的巡逻路程近10公里,一年最少巡逻200多天。这一走就是38年,累计行走76000余公里。
  “这些年自己巡山走的路,够绕地球一圈了。”白化民打趣道,“不过现在好了,林场给我们配备了护林防火摩托车,巡山时间缩短了一半多,中午还能赶回来吃顿热乎饭,巡逻次数也由一天两趟增加到了四趟。”
  今年,为弥补“引水上山”覆盖面不足的短板,临朐县实施了“拎水上山”工程。白化民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在做好巡逻工作的同时,保护山上消防用水储备点,并经常带水上山,增加储备点的储水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朐人,白化民对这片山林的情况了如指掌。从青春正茂的17岁到双鬓微白的55岁,他在山上度过了38年“与大山对话”的日子,更是在山上度过了25个春节。
  “平日还好,就是过年的时候最感孤独,尤其是听到爆竹声声的时候格外想家。”白化民说,自己在山上吃顿新年饺子,跟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打电话报一声“平安”,听听家人“唠叨”的声音,便是对他最好的慰藉。
  “再苦再累,这活总得有人干吧。”白化民倒是乐在其中,他还给记者指着瞭望哨门框上张贴的一对已经泛白的对联,“我们平时还自娱自乐写写对联。”顺着他指的方向,20个毛笔字苍劲有力——“山上守护平安苦中有甜,山下万家灯火万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