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文 赵春晖/图
每逢除夕,吃罢午饭,爷爷便会将族谱挂于正堂中央,将边边条条都压得结结实实,仔细扫去每一寸浮尘,将烛台、香案和供品逐一双手摆好。所有事作罢,总站在族谱前一声不响地静站良久。新旧交替之际,我们总是会被传承的光影无限包裹,家族的血脉在此时翻涌得更加激烈,一些平日似乎被我们忽略过的东西都有了无尽存在的痕迹。
我从来没有去过祖坟。
我总是觉得自己好像还不具备最直接面对死亡的勇气。今年我却不由地来了一股想去看看的念想,好像有细线将我的心轻柔地扣住,把我往那里牵引一下,一下。
或许是因为姓氏的特殊,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多相同姓氏的人聚在一起,墓碑上的姓氏也都是那么的统一。这个场景是那样的神奇,我还未出生时,就注定了我们拥有的血脉亲情,哪怕我们甚至都没有见过一面就匆匆天人永隔。
我跟着爸爸和爷爷一起跪拜磕头,额头触碰到潮湿的泥土,那或许是我们靠近他们最近的时刻。我们用如此虔诚的姿势抒发对他们的思念,表达对来年的期怀,也流露着无需语言便可以明了的祝福。或许在另一处的他们,从去年今日就等待着这次相见,微笑着看此刻的子孙满堂,因他们而忙来忙去。他们不言,我们不语,却在一瞬间道尽了一年的感怀。
爸爸带我去看祖坟墓碑后面的碑文,短短几行字便可将其一生道尽,几个地点的转换便道明了那时的颠沛流离,几个形容词便概括了这一世的风风雨雨。我永远不会有机会去听一听他们亲口讲出来的经历,只能从长辈们的口口相传中去了解些许琐碎的小事。
比故事更真切的是做人的准则。
我们家并没有明文规定的祖训,也没有条例严明的家规,只有潜移默化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我们传承着“人之本处”的良善,对待万事万物都抱有同理心,坚信着善良的人永远会有好的未来;传承着“永不屈服”的坚韧,对待难以攻克的事不轻言放弃;传承着“尊老爱幼”的孝道和礼仪……它好像就是那天飘着的朦朦胧胧的烟雾,点点滴滴都溶解在我生活的每寸缝隙,拥有着传承最独特的魔力。
那天烟雾隐隐散去,我们终在温暖之中相见,低头探寻根的痕迹,抬头仰看光的未来。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这片走不出的土地上徘徊,因为这里还盘踞着我们的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