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雨晨
唐文国先生的画作满溢着传统文人的高雅意趣,疏野率真,无拘无束,真诚自由,而又保持着对自然的恭敬之心。
他把自己隐身在山水的世界,以元素和符号的形式出现在画作中,褪去尘俗的喧哗,在内心营造一种清静,孤独与丰盈都在画中。
你若仔细观赏,便会发现流淌其间的不仅是笔墨丹青,那点染皴擦,繁简疏密都有了意义,野鹿鸣禽,山岗与风,都是他的化身。
或如云鹤鸣于皋,或如松林幽于岗,或如桃花俏于崖,或如流水绕于亭下……
山林秋行,野渡无人,孤山独坐,吹箫弄月,静听松风,喝酒或者弹琴……
每一幅画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面仿佛都有他的栖所。
艺术作品是人类从凡俗通往诗意的桥梁,每个人精神家园的样貌,都取决于自己内心的营造。
唐先生说,他最爱自己画里的飞鹤、流水,甚至无形的山风,一切灵动的美又在山野的静寂中栖息。
月下鸟啼,窗下泉流,山僧早行,长亭观雪,暮坐闻钟……
凡此总总,哪一个不是动静相宜之美呢?唐先生的画作自有性情,自会言语,无论是空潭垂钓,还是一蓑烟雨,这些山水画无一不在表达:人从来不是自然的主宰,我们都是自然的过客,如同一草一木。而享受山水意趣,就是领受了造化的恩赐,是对生命最美好的尊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唐先生以诗性智慧照耀审美人生,在“诗意地栖居”中使生命的本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真是繁华落尽见真淳!
唐先生是一位在喧嚣中寻找绘画意义且有担当的人,他力求得到笔墨“表意”之外更内在、更学术的当代语言,并以此表达自己的精神认知与艺术思考。
他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而这“重要得多”的事情便是对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信仰。他冲破当前的人文窘境,执着地在嘈杂中冲破雾霾,以一颗绝不服输的心从容地表达,无论是风景《桃花朵朵》,山水《筑屋松下》,还是人物《梵行》,都透露出独立而卓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