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房产

实现便民利民 促进就业创业

潍城区聚焦民生保障打造人社服务品牌

(2023年11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摄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建设“人社+”驿站便民利民、打造“社区微业”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创业……今年以来,潍城区锁定“民心坐标”,聚焦民生保障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打造人社服务品牌,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建设“人社+”驿站,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集政策宣传、就业招聘、技能培训、社保服务、劳动关系调解等于一体的“人社+”驿站,同步推动驿站进小区、进村庄、进园区、进商圈,配备人社管家,实现用工就地招、岗位就地送、培训就地学、政策就地知、社保就地办、欠薪就地调,极大提升了基层群众办事便利度。“人社+”驿站项目入围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同时,着力打造“人社+”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潍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潍昌”“和平”两处零工客栈,与遍布基层的“人社+”驿站,共同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5分钟人社服务圈。
  “社区微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就业创业服务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创新推行以党建为引领,以微阵地、微组织、微服务、微项目、微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领五微”社区微业工作模式,成立社区微业服务联盟,推广使用“潍城职达”求职招聘小程序,常态化开展社区微业书记论坛、社区微培训、微招聘等活动。
  “五个融入”,实现退休人员服务与社区治理“双融共促”。该区创新推行“11345”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服务新模式。把退休人员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力量,健全基本信息库,量身定制联系服务卡,实现治理融入;为全区8万余名退休人员提供待遇查询、证明打印、政策咨询等“就近办”服务。推行静默认证,与退休人员日常互动中“无打扰”获取认证信息,实现服务融入;成立退休人员党支部,搭建“党员议事”平台,引导退休人员主动认领先锋岗、责任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组织融入;组建退休人员邻里互助队,开设道德门诊室,提供义务巡逻、家事民调等公益服务,推动构建和谐友好社区,实现邻里融入;建立退休人员文体活动基地,让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多彩的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增强了归属感,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现活动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