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左官伟 赵开礼
近年来,昌乐县齐都实验学校以“为卓越而幸福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拓展幸福教育的内涵,走出了一条幸福育人的新路子,营造了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的教育新生态。
将立德树人作为幸福教育的价值取向。齐都实验学校践行幸福教育,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关注人的品格养成,尤其关注信念的指引和培育,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坚持党建、团建、队建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党员活动室、共青团之家、少先队之家三馆共建,形成了“一场、三馆、四长廊”党建教育基地;建立了“三红工程”为基础、“红色领航”为特色、“红色课程”为载体的红色教育新阵地,实现了爱国教育全方位,培根铸魂全过程。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在开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积极组建艺术社团,广泛组织文体活动,用好阳光大课间。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节节有课程;读书节、采摘节、体育节、艺术节,回回有主题;诵读会、书画展、演讲赛、大合唱,次次都精彩。学校还将幸福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出彩的机会。作为山东省“书法教育”联盟主持校,优化队伍,深化研究,为全省书法教学做出样板;作为潍坊市劳动教育示范校,创新模式,拓宽空间,为成长营造阳光和土壤。
将教师发展作为幸福学校的基础工程。学校致力创建幸福文化圈,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怀。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开辟“星光大道”,定期组织表彰大会,展示优秀教师团队和个人风采,激励教师接续奋斗,幸福成长。持续推进关爱工程,为教师及时送上“工作大礼包”;为教师免费查体、为困难教师申请资助;组织集体生日会、妇女节精彩展示、趣味运动会,增强了价值认同感、团队凝聚力。另外,学校积极构建发展共同体,唤醒教师的个人成长。实施师德引领工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引领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实施全员提升工程,通过专家引领、项目研究、校本教研、读书学习、学术论坛,推动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在着力打造卓越班主任工作室的基础上,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领航教师工作室,带动课程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创新发展,实现了班级管理和专业成长两支队伍“双翼齐飞”。2023年,学校上百名教师获得县级以上表彰,30多人获市县学科展示、基本功大赛第一名或一等奖。课堂里走出了“教育家”,“专家范”成为教师发展新常态。
将学生成才作为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齐都实验学校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成长的支点,都能创造自己的精彩。精准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过杜郎口的“兵教兵”,实验过蔡林森的“效能论”,借鉴过271集团的“学历案”,最近几年还持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全员推进大单元教学,努力提升学科育人能力,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创新“五育”,让学生成为精彩的自己。通过推动“五育”创新,提升课程领导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成就感。开好选修课,定好场所,配齐师资,落实课时,研制或精选教材资源,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都有选择的空间;开好实践课,在校内设立服务岗,在家庭建立实践链,在社区组建公益团,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农场,走向社区,深入基地,参加多种公益演出、文明宣讲、社会调查等活动,实现了校内教育、家庭实践、社区服务常态化,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组织展示课,以艺术社团为纽带,定期组织书画展、趣味活动、跑操比赛、才艺展示等,引领师生和家长同框出镜,在互鉴互赏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舞台。暖心服务,让孩子站在学校的中央。从优化办学条件入手,美化校园环境,健全功能教室,完善教学设施,开放图书馆、天文馆、微机室、实验室等场所,让孩子们拥有舒心的空间;配齐宿管处、生活管理办公室、卫生室等服务部门,配足专业的厨师、医护人员、生活教师,让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有保障。从提升服务质量入手,加强人文关怀,为新生开学发放大礼包、中秋节发月饼、端午节发粽子、春节发“福”字,学校餐厅也在不断更新饭菜花样的基础上,定期为学生免费发放水果和牛奶,冬季还为学生餐厅座位配齐舒适的棉坐垫。从营造和谐校园入手,建立学生发展导师制,开设“心灵氧吧”,开通家校互动平台,开展亲子读书征文、亲子趣味运动等活动,定期组织校长赠书、为优秀学子颁奖等活动。
在齐都的校园里,人人都是活动育人的参与者,人人都是优质课程的受益者,人人都是幸福教育的实践者。该校能够连续在中考中夺冠,能够在各类质量抽测中出彩,能够在各大赛场上摘金夺银,并且能够获得一系列的荣誉,正是因为齐都人心中拥有幸福的理念,拥有奋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