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版:潍坊迎新年再出发

为更好潍坊“充电”赋能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3年12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 通讯员 王晓龙 郭晓琦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改革开放45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电网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一直以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工作部署,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优化电网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在服务城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等方面发挥“顶梁柱”作用。
坚定不移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
  1984年12月29日,220千伏泉河变电站建成投运,这是国网潍坊供电公司首座自主建设的220千伏变电站,在当时创造了“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全省纪录,书写了潍坊电网发展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此以后,潍坊电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1987年全省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潍坊站建成投运,1994年全市首座全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投产送电,2011年全省首座智能变电站投产送电……历经数十载春秋,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根根银线纵横鸢都大地,电网与城市一同发展,见证了一个个“潍坊速度”的诞生。
  2017年8月14日,这对潍坊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潍坊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目前,潍坊市内有落地和过境的“三交三直”6条特高压线路,2座特高压变电站,每年经潍坊落地向全省输送电量约320亿千瓦时,潍坊电网成为特高压“外电入鲁”的重要承接地,是山东“西电东送”的枢纽,潍坊电网在山东电网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2020年,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国网潍坊供电公司高质量投产3项500千伏工程、9项220千伏工程,变电容量超50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超1000公里,创出全省数量、体量当年投产“双高”。乘着这股东风,迈入“十四五”后,潍坊电网更是迎来了大跨越、大发展的黄金期,充沛的电能为潍坊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随着潍坊城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以“加快城区电网布局”为重点,于2022年启动中心城区“6+2”输变电工程,开创了全省城区电网建设大规模集中开工的先河。2023年9月27日,该工程首个项目银枫11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产送电,为周边区域居民、企业提供12.6万千伏安供电能力,对提高市区供电可靠性、保障用电需求提供了坚强支撑。紧接着,潍坊电网第50座、第51座220千伏变电站投产送电,电网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
  延伸密织的电网,是潍坊供电人留在潍坊大地上的奋斗足迹。截至目前,潍坊电网已发展成为以特高压变电站为中枢,以50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支撑,以220千伏变电站为骨干网架的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市域电网,变电容量、输电线路长度均居全省第一,电网负荷全省率先突破千万千瓦。
  近年来,“绿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向清洁低碳转型加速发力。今年9月底,潍坊新能源装机容量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万千瓦,截至11月底,已经达到1037万千瓦。面对近年来迅速增长的新能源装机,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打造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潍坊实践”。
用心用情争当优质服务“排头兵”
  电力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想把这项事业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核心就是要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早在1986年,潍坊就在潍城区四平路建成全国第一条“文明供用电街道”,也是在那一年,潍坊电业局(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的前身)获得“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荣誉。跨入新世纪,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启动“彩虹工程”,供电服务迎来“高光时刻”,逐渐成为全市公共服务的标杆。这对潍坊供电服务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多年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把“彩虹工程”作为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在党和群众之间、在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从2015年构建“客户导向型”大服务机制,到2018年启动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再到2021年开展差异化服务全省试点,在供电服务领域,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革、一直在创新,供电服务标准和客户满意度全面提升。近10年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服务客户数量增长40%以上,达到425万户,接近全省的十分之一。
  服务的模式在变,但服务的初心一直没有变。今年2月初,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召开电力履行社会责任暨“电靓万企”行动新闻发布会。这是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一次重大实践,也是今年“一年一主题、一年一行动”创新举措,为全市上下“拼经济”注入一股强心剂。
  有了电力的加持,潍坊各行各业开足马力、加速生产。潍柴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建成后年产20万台发动机。2023年4月,该产业基地落户高新区后,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服务企业“电力专员”第一时间上门,对接项目供电专线建设工作,用最快的速度让客户用上了专线电。
  服务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公共事业企业和驻潍央企,今年以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全市“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部署要求,通过“电靓万企”行动,持续深化服务企业“电力专员”机制,常态化开展“四进送服务”大走访,积极服务全市用电客户和重大重点项目,主动对接用电需求,解决用电难题,为电力客户提供“先于所需、高于所期”的用电服务。
  如今,电力业务“一链办”“网上办”“零证办”,办电越来越快,服务越来越好,典型做法入选山东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久久为功架起服务民生“连心桥”
  上世纪90年代初,临朐县双龙西山村深藏大山深处,零星散落着15户人家,成为全市最后一个无电村。为了让老百姓用上电,潍坊供电人靠人抬肩扛把电杆运进大山,一盏盏马灯,在大山里蜿蜒排成一条火龙,16基电杆,2100米山路,足足干了22个昼夜。1993年12月29日,小山村合闸送电。自此,潍坊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电,两年后又率先实现户户通电。
  农网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这之后的20多年,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农网改造。2002年正式启动第二期农网改造,惠及村庄1918个;2009年建成20个电气化镇、996个电气化村;2016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完成占全省数量近十分之一的4.4万眼机井通电……
  这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电力先行官”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
  一切为了乡亲们的美好生活。2021年,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启动两个“千村改造”工程,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对潍坊县域2014个自然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648公里、低压线路4077公里,建成了“网架好、设备好、技术好、管理好、服务好”的“五好”县域配电网,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2023年11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学习借鉴潍坊市农网改造经验做法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学习借鉴潍坊市的相关做法,全面提升农村电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服务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要,2022年7月,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启动了“桩”点潍坊——充电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政企协同推动构建潍坊市县范围内布局合理、高效快速、体验优越、智能友好的“10分钟”充电网络。
  2023年8月,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进一步开展“桩”点乡村行动,加快推动实现“乡乡有快充站、私人桩需装尽装”,合力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释放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积极服务乡村“绿色”出行,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央企担当。
  争当美好生活的“电管家”。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怀揣“为民情怀”办实事,把户用漏保治理作为“用电隐患查改·共建平安潍坊”“六进”行动的重点,政企协同,在全市开展户用漏保排查、整治和引导安装,为居民客户用电安全上好“保险”。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在把好用电“安全关”的同时,全面摸排“影响市民出行、影响线路安全、影响公司形象”的电力设施占道隐患,落实专项整改资金,结合配农网改造、市政工程,整改占道拉线、电杆隐患332处,在提升全市安全发展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城市“颜值”。
  把城市当家、把市民当亲人、把服务当“本分”,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讲难不难,只讲该不该,用心用情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
  实干托举梦想,奋斗成就未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压奋进、实干争先,以扎实的工作和优秀的业绩,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