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
《实施纲要》指出,强军事业呼唤强军文化,强军文化汇聚强军力量。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孕育形成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赋予我军自信自强、敢斗善斗、奋进奋发的崭新精神气质。
《实施纲要》明确,强军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思想精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特质,以强军思想为灵魂、以强军实践为承载,蕴含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深层精神追求,是新时代政治建军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先进军事文化新形态。
《实施纲要》强调,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教育官兵,着眼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砺志铸魂、砺战激气、砺行厚德,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精神推动力。要厚植强军文化根和魂,立起强军文化砺战打赢指向,丰富强军文化服务供给,扩大强军文化传播影响。
《实施纲要》要求,各级要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进。要强固力量支撑,抓好专业队伍、挖潜业余力量。要拓展方法手段,注重科技赋能、官兵参与。要厉行勤俭节约,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军要求,杜绝奢靡浪费,避免闲置浪费。
竞放文艺繁花 赋彩更好潍坊
——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潍坊文化繁荣发展综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
又是一年金秋时,流光溢彩满潍州。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的新蓝图,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记录时代前进的铿锵步伐。潍坊市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城市精神,以充沛的创造活力,书写澎湃激昂的时代答卷——传统文化“出圈”“出彩”,丰富的群众文艺精品供给濡养城市文脉,文创产品成为城市新名片……各艺术门类中一大批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扬正气的文艺作品姹紫嫣红、繁花竞放,观照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折射出潍坊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繁荣恢弘的气象和奋发进取的城市气质。
肩负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更好潍坊凝心聚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上午,数十位包括书法家、画家、作家等在内的潍坊文艺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开启一场以国际和平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盛宴。“我们将以笔为媒,潜心创作,通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潍坊、喜欢潍坊、支持潍坊。”艺术家们纷纷表示。
潍坊艺术家们以时代风气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担当,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近年来,潍坊市编辑出版了《守望精神家园》《古风遗韵》《潍水流觞》《潍水撷萃》《潍坊刺绣》《潍坊民间艺术研究》等传统文化理论或研究专著,努力打造潍坊特色区域文化,使潍水文化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发展的新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人人助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编选出版《诗歌里的潍坊》,精选历代先贤诗词和现当代诗人写潍坊的佳作300多首,用诗意讲述精彩的潍坊故事;《潍坊市文联签约作家作品选》展现潍坊市骨干作者笔下精彩纷呈的文学大观,更彰显了潍坊这座城市培养厚爱作家队伍、引领推动精品创作的文化风范。
繁荣文艺创作,制度是重要保障。潍坊市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文艺实践,创新性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近年来潍坊新成立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市无人机航拍协会,市舞蹈家协会顺利换届。选树36个“潍坊市基层文联组织建设示范单位”,选评县级文联13个活动品牌、11个工作创新创优案例。加强各类文艺展演、评奖培训活动的审核管理,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为主题指导创作、策划活动,用文艺形式宣讲市委决策部署。
聚焦“出人才出精品”,我市深化推进作家签约制度,集中推介21位签约作家及其作品;实施“文艺人才培青工程”,完成中国摄影函授学院120人培训任务和“潍坊市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库”第二批114人入库评审工作;开展“千峰竞秀 百舸争流”潍坊文艺名家专题宣传,推选7类体裁、27件作品参评第六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推荐52件作品申报第十三届泰山文艺奖。
百花齐放凝聚奋进力量,截至目前,全市摄影、民间文艺国家级会员数量居全省第一,美术、书法国家级会员数量均居全省第三,加入省作协会员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度新加入中国作协9人、中国美协18人,均创历史新高。1件作品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8件美术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2部作品在“村歌嘹亮·2023山东省新时代乡村歌曲评选”中获奖,30件作品入围第十五届山东省摄影艺术展,取得2金4银3铜,获奖数量全省第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从群山深处到大河沿岸,城市社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在潍坊广袤的土地上,文艺工作者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2023年8月市委召开全市文艺家协会负责同志座谈会,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升艺术造诣,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潍坊持续深化中国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试点成果运用转化,与党委中心工作、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节庆活动紧密衔接,广泛开展文艺惠民,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中国艺术报社文艺创作与传播(高密)实践中心揭牌,安丘齐鲁酒地成功申报为省文联首批四家艺术实践基地之一。发挥省摄协在临朐沂山、寿光双王城“摄影创作基地”功能作用,推动十笏园文化街区、1532产业园、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坊茨小镇等“文艺两新”集聚地建设,为“文艺两新”提供更多服务支持和展示空间。
扎实推进文艺惠民助农助旅,连续举办“幸福生活 和美家园”、农民丰收节“和美家园 更好潍坊”等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先后推出“乡村振兴看潍坊”主题摄影大赛、“戏曲进基层 文化共传承”“浪漫‘樱’像”等文艺惠民活动,进一步扩大“福送农家”“零距离·欢乐舞蹈公益行”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文艺大讲堂公益培训和公益演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达200余场次。去年4月25日,临朐县冶源街道文联作为全国唯一镇街文联组织,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一代代文艺工作者战寒暑、迎风雪,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欢乐。在我市,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日益显现,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连续6年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弘扬潍坊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千年文脉汇潍水,贤哲巧匠遍坊间。为充分发挥潍坊在外文艺名家榜样作用,激励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向文艺名家学习,潍坊市开展“潍坊在外文艺名家”选树活动,最终确定莫言等15名同志为“潍坊在外文艺名家”;组织“潍坊市优秀文艺家”评选,来自全市摄影、书画、音乐等各界的四十人入选。
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胶东经济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回展、“携手同辉”黄埔·潍坊两地美术作品交流展、“华物传道”中国美术学院传统造型艺术传习展……一个个高层次书画节会活动将“中国书画看山东 山东书画看潍坊”的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提升“中国画都”“金石之都”“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中国摄影之乡”文艺品牌影响力。
潍坊出土大象化石,被专家定名为“潍坊象”,今年,我市借力“潍坊象”挖掘潍坊大地上的历史传说、文化故事,让“潍坊象”“活”起来,融入生活、回归社会;今年8月,2024海峡两岸郑玄文化交流活动在峡山区举办;9月,“情牵家国·意在超然”“东坡行旅”潍坊(诸城)游宣传推介活动在诸城市超然台广场开幕……潍坊立足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禀赋,深入挖掘郑玄、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