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中国

(2025年02月1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瑗
  “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全年工作奋进的号角,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动员大会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聚焦‘争一流、争第一’,统筹技术、平台、企业、人才等资源禀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更好潍坊提供强力科技支撑。”日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中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强化科技赋能,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聚焦省“十大创新行动”和全市“9+3+N”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扎实推进“氢进万家”“大型智能农机”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精准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力争50个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盘子。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人员、研发投入“三清零”行动,全市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
  聚焦产业需求,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健全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做好验收工作准备。强化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水动力平台大科学装置建设项目落地,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年内争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家以上。
  加大精准服务,壮大创新创造生力军。大力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梯次培育,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科技领军企业。提升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生命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链条。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提升工作,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和指导服务,提高产值增长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稳定在60%左右。
  聚力“双招双引”,构筑人才聚集蓄水池。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对接合作,用好“十城百校千企”“名校合作直通车”等媒介,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做好重点人才工程的引进培育,确保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强化要素配置,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上级资源争取力度,高水平建设工信部直属高校先进技术成果潍坊转化基地、山东大学潍坊研究院。加快建设潍坊科技大市场,建强技术经理人队伍,精准对接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等科创要素资源。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加速推动各类科研成果在潍落地转化。完成科创集聚区建设整体规划编制,集聚资源力量,提升中心城区科创首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