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糕点制作工艺

(2025年02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蜜三刀(资料图片)。
  潍县地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和北方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潍县糕点汇集江南点心、清真糕点和北派京式糕点之所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山东潍县糕点,制作精致、种类繁多,口感酥脆,颇受潍县人喜爱。清康熙年间,潍县三官庙人张奉先创立的“张记糕点店”糅合了南北口味和技艺,形成了潍县糕点这一独特食品,流传至今已历七代300余年。潍县糕点技艺的传承主要以家族和师徒传承为主。自清代康熙年间张奉先创制以来,其后人张仲文、张廷轩开设了分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至清末民初,潍县糕点发展到最兴盛时期,以后,又有张庆瑞、张茂之对潍县糕点制作技艺进行了提升,并创制了新的花样,最终奠定了现在潍县糕点的基础。
  加工精细、用料考究,口味香、酥、甜、软是潍县糕点的突出特点。“香”是浓郁的芝麻香;酥,香酥可口,回味无穷;甜,或粘糖或多蜜汁。潍县是农业发达地区,当地的优质小麦、芝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为制作潍县糕点提供了优质原料。潍县盛产芝麻,当地的小磨香油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所以潍县的糕点大多使用芝麻或芝麻粉。
  潍县糕点选材讲究、制作精致、种类繁多。在制作时,主要讲究其用料、火候和手法,缺一不可。用料要用上好的面粉、花生以及香油等;相关制作工具有石磨、碾、筛、案板、刀、擀面杖、簸箩、模具等。手法上,和面要达到规定的次数,讲究越揉越劲道;在火候上,讲究酥而不糊,脆而不硬。潍县糕点品种繁多,现罗列一二:
  老桃酥,用小麦粉、鸡蛋及白玉扁甜杏仁和芝麻等做料,用文火烘烤,待糕面自然开花后出炉。它的色泽金黄,花纹自然,入口香酥松甜,且价格便宜,可放十多天而滋味不变,故深受食客欢迎。老潍县人喜欢将两片桃酥放在碗里,用开水冲开喝。
  蜜三刀,一些地方也叫蜜食。老潍县的蜜三刀甜而不腻,外脆内汁,芝麻香浓郁,是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不能比拟的,也是潍县糕点的代表性品种。主要原料:石磨磨制的低筋小麦粉、炒熟的芝麻、花生油、蜂蜜、红糖稀、白糖稀。首先用红糖稀、小麦粉、花生油和成皮面垫底;上面再放上调制好的浮面,浮面表面压满熟芝麻。切成长3厘米、宽1.5厘米的剂子,下刀时两浅一深,然后炸制和灌浆(喝蜜)。其中炸制的火候和蜜水的调制造就了潍县蜜三刀的独特风味。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